365亚洲备用链接 >>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 >> 研究会大事记 >> 第六届 >> 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低碳城市工作组成立
作者: 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 添加日期:11年05月15日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低碳城市工作组于近日正式成立。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设立的专项工作机构,工作组以促进中国特色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致力于研究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模式、规划和发展路径,并积极推动先进低碳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各领域的深入应用,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个集培训、规划、实施方案设计、项目管理咨询、融资等环节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平台。

  据了解,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近二百余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各地的热情都很高。但从发展思路看,有几个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科学考量存在难度。二是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准确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安排。三是政府投入不够,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四是未能在全社会培育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

  工作组组长许翼表示,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建设低碳城市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用一个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城市的具体实践,这其中包括四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建设低碳城市不是搞运动,更不存在一个千篇一律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各地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比如现在很多城市一提发展低能耗产业就去搞太阳能和风电,根本不考虑本地在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结构和其他禀赋上的优势,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这么干,一拥而上的后果就是太阳能和风电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就严重产能过剩,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费。又比如现在的绿色建筑流行搞密闭保温窗户和中央空调,本来通风条件很好地区也这么干,结果可以通过自然换风解决的问题,现在反而增加了室内调温的耗能。还有一些入住率不高的住宅和写字楼,只要一户需要开空调就整栋楼的运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本着低碳的初衷干高碳的事情,是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上出了问题。工作组现在筹划编制一个《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其中将汇集国内外的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止列举他们的成功举措,更要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干,为什么这么干就能成功。让我们的城市管理干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开拓思路。同时工作组还筹划编制一个《低碳城市建设推荐技术目录》,其中会搜集城市低碳应用中的各类技术,不管技术水平有多高,只看它是不是真的有助于节能减排,比如自然通风和自生绿化这些很多人眼里的土办法,但确实非常有效,应用的结果也是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欧洲很多国家为什么漂亮,其实很多都是原生的东西,体现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作组现在也关注低碳城镇和县域,其中很多地方因为经济上的后发,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禀赋,如果他们在低碳城镇和生态县域这个问题上参照低碳城市来建设,那将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城市和县域一定要牢记过去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其次建设低碳城市应该是个系统性工程,应该有一个系统性的全局观。城市是个很大的体系,建设低碳城市从政府的管理功能看包括了社会意识引导、低碳政策与法规制定、低碳产业扶持和低碳技术推广、耗能状况监测和监管等方面,从政府的行政功能看又要关注市政公用设施的减排,比如公用建筑节能、低碳交通、智能电网、低碳照明、新能源市政设施、市容绿化等,所以涵盖范围很广,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树立全局观,不能片段化的盯着其中的几个部分。尤其在城市的管理职能上,有时候一个重大的疏漏,就可能拖累其他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甚至纵容出城市未来的痼疾。当然,由于低碳城市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涉及的范围又大,因此全世界范围内也很少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这确实也给我们城市的决策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在提出发展战略时,更要广泛的征集国内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只有集思广益,才能防微杜渐。工作组目前也与国内相关领域的众多权威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涵盖了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并力争通过各方的知识共享与合作,为城市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

  再者是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专业性,无论是新城建设、旧城改造,还是示范社区园区建设,甚至再细微到单体节能改造,这些工作都是以项目形式存在,而且很多都是大型的项目。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项目的实施管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项目没有实施好,一样不会取得好的结果。项目管理是个非常专业化得工作,尤其在大型城市建设项目中,可能涉及到很多专业环节,包括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产品技术选型,项目实施管理、融资等方面。目前我们国家的市政项目管理还主要集中在立项和验收这一头一尾两个环节,对于中间的实施环节会有监管,以确保其不出现巨大过失,但是还没有注重怎么通过过程控制实现最优结果。在这个方面其实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充分汇集咨询公司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优势,让他们参与到项目的实施管理中,争取让每个项目的节能减排实效都能达到甚至超过设计的最优水平。这样做产生的咨询服务费是一次性的,但是项目的节能功效确是长期的,汇小流而成江河,效果会非常可观。

  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我国还处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必然处于上升通道,我们现在发展低碳城市的目的不是建设绝对性的低碳城市,而是在保持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相对性的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使城镇的碳排放从上升到持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让碳排放开始下降,通过这个过程逐步提升我国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使经济社会发展能较大程度的脱离化石能源依赖。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地方政府就应该明确一个工作路径,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当前的工作,首先盯住那些能源消耗大,节能减排空间也大的领域。从这些领域入手,同样的投入就能产生较大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地方政府就需要做到两个有数,一是对地方的碳足迹和碳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大毛病在哪里;二是了解相关的减排方案,尤其是各种减排技术的经济投入和减排效果,这样就知道哪个药方合适。要做到这个两个有数,又需要我们各类的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域提供相应的碳足迹普查和方案库支持,这是一个更为宏大的课题,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投入相应的工作中。

  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状态,但是已经面临着很多艰巨的困难和问题。要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让我们的城市在这一轮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首先需要我们的地方政府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其次还需要我们的中央政府有效组织,各领域的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大力参与,最后还离不开广大企业在技术和产品领域的积极创新。

  最后引用一位国外气候变化研究学者的话:今日我们生存的这一代,是知道我们生存在全球变暖时代的第一代。 我们也许是能改变这一切的最后一代。我们的先人有无知的理由,我们后者有无助的理由, 而我们没有理由。

录入:胡雁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var data = XmlHttpPostMethodText('/sys_template/ReviewList.aspx','ModelType=1&Id=70465'); document.write(data) var data = XmlHttpPostMethodText('/sys_template/AddReview.aspx','ModelType=1&Id=70465'); document.write(data)
var gaJsHost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gaJsHost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ageTracker = _gat._getTracker("UA-2187903-1"); pageTracker._trackPageview(); } catch(e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