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通辽市矢志不渝践行的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通辽市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牧区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成功承办了全区造林绿化现场会,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市林业局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这一年,通辽市坚守环境安全底线,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人退绿进、自然封育”,完成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363万亩,建设罕山、大青沟、乌斯吐、老哈河和乌旦塔拉五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通辽市境内的4086万亩科尔沁沙地,半数得到有效治理;坚持“树往人多处栽”,完成重点区域绿化26.5万亩,是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47%,其中完成村屯绿化3215个,完成重点公路绿化3300公里。
这一年,通辽市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强力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完成整改锅炉62台,淘汰小锅炉705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全市淘汰黄标车3900台,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88座,并推进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新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围栏21处,新建水源地安全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60处;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完成“十三五”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点位布设及核查工作,确定风险点位56个。
这一年,通辽市全方面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生态制度创新,深化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专项督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全区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的主战场,是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生态建设对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通辽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生态建设是通辽最大的基本建设,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化发展,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美丽通辽。
通辽市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城市。
2017年,通辽市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继续推进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建设科左后旗、科左中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的四大示范区。
——进一步加快重点区域绿化步伐。主要以增加居民人均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完成绿化任务12万亩。
——加大“三滥”治理工作力度。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滥开垦”土地整治行动。对违法乱开垦的土地,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对通辽至好力宝高速、通辽至双辽高速和通辽至赤峰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内8.6万亩沙化耕地依法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实施科尔沁生态科技示范园提升扩建工程。将吸取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对科技示范园扩建工程进行科学详细规划。目标是按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旅游、生态文化要求,建成生态文明教育基地、500公里旅游大道上重要节点、林业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影响的研究平台。
——开展林地、湿地、物种和沙区植被四条红线的划定工作。
——抓好林产业扶贫、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国有林场改革、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
未来一年,通辽市将奋力走出一条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补好环境基础建设短板,做强做实环境隐患和问题整改整治“升级版”,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扎实推进环境保护领域改革。
——加大对涉气企业环境监管,强化燃煤锅炉治理力度,确保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的淘汰,强化建筑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提高低空污染防治水平。
——强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升畜禽养殖综合整治水平,从严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
——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执法,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全面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以实施工程减排为重点,不断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2017年,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和繁重,但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同样面临着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新的一年里,通辽市将奋力前行,在规划引领、改革创新、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机制等方面,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一个融合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生态文明城市,一个水清、天蓝、地绿的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