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排行 >> 评价体系 >> 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基本思路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添加日期:12年06月25日

  构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科学发展应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有效率的、公平的和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些内涵,立足国情,并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报告提出了以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五个文明”为主要评价领域,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社会”为重点评价内容的核心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具体化为一系列可测度的主客观指标,是促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评价指标一旦被社会所认同,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评价科学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

  根据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论分析,并总结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积累的经验,这里提出设计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1.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设计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选择能更加客观而准确评价科学发展过程的指标,并充分考虑到指标的可比性、动态性、可采集性和前瞻性。首先,要体现发展的第一要义,突出发展质量效益,兼顾中观宏观效率。其次,要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第三,要体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突出创新驱动。第四,体现全面发展,统筹兼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五大领域。

  2.评价应当是立足于全局的有着内在联系的分类评价。

  科学发展的评价对象类型多,评价对象的性质、规模和内部结构差异也大,所以必须分类评价。但是,分类评价应该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合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合力分解到各个分类评价对象上,可能意味着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方向。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以及各子系统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分类评价都建立在“核心评价”的指标之上。各类评价对象(或者分类评价的子类)自身在时间上大体纵向可比;同类评价对象(特别是大城市)内的各个主体也要大体横向可比。

  3.评价应当是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目标的不断调整的评价。

  科学发展评价显然不能过于超越当前客观条件限制,但评价体系要引导发展朝着长远目标方向迈进。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发展评价重点的变化,不断修订指标体系。对各地在科学发展实践中的新做法、新经验要及时加以总结,并适时吸收到评价体系中来。

  4.评价应当是专门机构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评价。

  评价体系的设计、评价的实施等,既要有专门机构负责,也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同时,既要注意平均数,也要注意中位数,特别要注意民生类指标在人际之间的离散程度,保证指标体系本身的“以人为本”。

  5.评价体系要简便易行、易于理解、维护运行成本低。

  评价体系要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固然要“全面”,但却不必“大而全”,而要立足统计工作的基础,建立“少而精、导向明、易操作、成本低”的评价体系。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