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品牌 >> 城市案例 >> 内容阅读
两大进程适应两种需求 英国发展城市集群经验谈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添加日期:14年09月12日


  英国城市集群发展有着辉煌的过往,如今依然在路上。一方面,围绕伦敦建立的一系列卫星城已形成了城市集群效应,承接“外溢”自伦敦的人口和产业;另一方面,英国政府目前正致力于把英格兰北部的几个老工业城打造成可与世界大都市相匹敌的“北方城市群”,以振兴当地经济。

  围绕伦敦形成的城市集群,是从二战之后德军轰炸的废墟当中逐渐发展起来。二战后,英国面临恢复经济和城市重建等巨大挑战,大量退伍军人返乡等因素导致城市人口激增,从而带来环境恶化、住房短缺等一系列“城市病”。

  为了合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英国工党政府基于建筑学家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的理论,于1946年颁布了《新城法》,试图通过在主要城市周边建立新城的做法来治理大城市的顽疾。

  距离伦敦30英里、有大约8.5万人的斯蒂夫尼奇是工党政府在1946年规划建立的首个新城。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该城在刚刚建好时并不受人欢迎,但是今天该城居民的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也高于全国其他地方。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已迁入该市工业园内,附近规模较小城镇的居民也开车到该市的商店购物。

  从《新城法》颁布到1955年,伦敦周边陆续新建了11座新城。这些新城的选址和城市规划有着一些共同特点,比如新城主要在高速公路和铁路附近,距离大城市的距离在20至40英里之间;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0万人左右;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严格分开等。其中,米尔顿·凯恩斯是伦敦新城的典范,并已成为次区域经济增长点。

  除了已经形成的伦敦城市群,英国政府还于今年6月提出了打造“北方城市群”的设想,并开始逐步付诸实施。

  英格兰北部的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和谢菲尔德等城市作为工业城市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有过辉煌。但是随着英国经济的衰落和新经济形式的崛起,它们逐渐走向没落。过去18年,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它们虽然在不同时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发展计划,但事实证明这些发展计划的效果都不明显。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砸下数十亿英镑的资金,加强这几个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对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给予支持,并给予地方政府更多权力,建立北方城市集群,使它们在规模、人口、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上可以媲美任何全球城市。

  英国政府打造北方城市集群的思路首先是交通先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铁路、公路和港口进行提速升级,以缩短城市间的通勤时间。

  二是是科技和创新。英国政府出资500万英镑,支持利物浦大学和利物浦约翰·莫尔大学建设大学企业园区。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国家生物工业创新中心”、“材料创新工厂”和“石墨烯研究中心”均建在这一地区。对该地区科技和创新的支持,还表现在对该地区某些新兴产业的支持,例如英国政府投资支持当地“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三是整治自然环境,改善人文环境。英国政府认为,城市生活质量提高,才能让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因此英国政府不仅准备投资整治该地区的河流,减少污染,还承诺改善该地区的技术培训、教育和住房条件,并促进文化发展。

  四是改革城市行政体系,建立拥有更大权力的城市管理机构,使得城市建设能够统一规划,整体管理。英国政府准备在曼彻斯特、利兹等地,建立类似大伦敦政府的管理体系。

  奥斯本说:“我们需要一个北方城市群,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城市集群——它们能够互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