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品牌 >> 城市案例 >> 内容阅读
国外怎么诊治“大城市病” 莫斯科建新城欲摘“世界堵城”帽子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添加日期:15年08月04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将尽量在市郊的新奥加廖沃总统官邸办公;总理梅德韦杰夫放弃乘车改乘直升机上班。这是为什么?因为莫斯科太堵了!

  莫斯科是世界最拥堵的城市之一。莫斯科市休金诺区市议会议员、城市项目基金会主席马克西姆·卡茨认为,道路环境恶化是莫斯科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实际上,俄罗斯成为“世界堵城”的原因很多。

  城市原有规划无法适应汽车大规模普及。在苏联时代,莫斯科城市规划以低机动车保有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依据,虽然市内道路相对较少,但运营了许多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线路,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在1982年只有5%的莫斯科人买得起汽车;但这一比例到2000年已达到30%。当私家车越来越多时,“城市与汽车的冲突”愈来愈严重。

  扩建道路反而加剧了拥堵问题。莫斯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试图通过修建和扩建道路以缓解交通拥堵,但经验和随后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学已表明,这种办法不可行——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拥堵也就越频繁。公路建设投资巨大本身就是个问题,道路也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城市越大、道路越多,城市生活少了车就越麻烦,也就会促使更多居民去买车。这会导致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居民选择出行方式时会考虑三个因素:舒适度、成本和速度。要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当局应该为公共交通提速降价,并保证舒适度不比私家车差。可现实情况是,长期以来莫斯科从未限制过汽车数量;即使在市中心,居民也可免费停车;人们甚至可以每天把自己的车停放在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外。与此同时,电车路线逐渐减少,公共交通状况越来越差,地铁建设也停滞不前。

  国家路网设计不尽合理。比如说,经行莫斯科45%的车辆是中转运输,这也极大地加重了莫斯科的道路负担。

  此外,莫斯科的人口过于集中。根据不同机构的统计数据,生活在莫斯科的人口有1200万~15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自2010年10月上任以来,一直在设法治堵,采取的措施有:重新启动地铁建设开建新线路、新地铁站和公交换乘枢纽;开设收费停车场;提高违章罚款金额,违规行为罚金从300卢布提高至3000卢布;设立公交汽车专用道;购买新式电车,重新启用一些电车线路;等等。这些措施有一定效果,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仍在继续恶化,“只是恶化速度比前任市长尤里·卢日科夫在任时缓慢了一点儿”。

  为从根本上解决莫斯科的“大城市病”,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俄罗斯和莫斯科市决定大动干戈、“双管齐下”:建设新城区、建设绕城高速。

  2012年7月1日,俄政府决定从莫斯科西南郊的莫斯科州划拨16万公顷的土地并入莫斯科市,在这片土地上建设号称“新莫斯科”的新城区。索比亚宁认为这对解决莫斯科拥堵这一老大难问题至关重要。他解释说:“近200万人每天奔向市中心上班,然后是下班。为什么会堵车?就因为一切都太集中了,商业、办公、政府机关、教育机构,全都集中在市中心。”索比亚宁表示,在莫斯科新区建成后,莫斯科市政府将成为首批搬迁的政府机关。

  根据莫斯科市建委的规划,为避免市民每天上下班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市政府计划将莫斯科大环内现有的1150万人口减少到850万~900万,其他人将迁往新区。新区将分为三个地带,最靠近莫斯科老城区的是市属及联邦行政机关,其次是科研、教育和医疗单位等,然后是公园和休闲设施。

  建立“莫斯科新区”并搬迁联邦行政机构这一构想,最早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11年6月提出的。计划目前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到今年7月1日恰好实施3周年。莫斯科新区发展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日德金前不久表示,“莫斯科新区”计划进展顺利。该计划将投入1800亿卢布,其中大部分依靠企业融资和投资,剩余部分由国家预算保证。

  为了疏解中转车辆对莫斯科交通造成的影响,俄政府计划在莫斯科州修建“莫斯科州中央环线”,减少莫斯科市大环路上行驶车辆。这项工程的总造价将高达3000亿卢布。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