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推荐 >> 推荐阅读 >> 杭州通讯 >> 内容阅读
国际化,面向未来的杭州之路
作者:吴可人 来源:《杭州通讯》 添加日期:10年06月22日

  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城市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社会文化交流,逐步升级为国际城市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国际化概念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化将全面提升杭州的生态山水优势、科教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人居优势,形成以生态优势为支撑,以科教文化和产业优势为主体,以人居优势为结合点,在长三角形成独特的综合竞争力,占据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长三角内部竞争导致相互促进,杭州城市国际化带来的优势资源,将随着区域联动效应、网络效应和同城效应,为杭州创造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多元发展,“人间天堂”做好国际文章

  杭州正在加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外向经济、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城市软硬环境建设、强化城市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城市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综合能力排名,杭州位列第六。前五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2003—2007年,杭州连续5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城市综合实力国际化——经济规模快速增大,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杭州市区生产总值实现4781.2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大中城市第八。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1亿美元,为10362.1元,达到中上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质变阶段,接近联合国提出的最富裕水平。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位列全国第一,生活感受由基本幸福提升为比较幸福。

  ◆城市产业发展国际化——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外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08年,杭州位列全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第6、开放程度排名第8,分别比2006年和2007年上升了1个位次。2008年前三季度,杭州市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占全省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3和4.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在全省首位度继续大幅提高。目前杭州市已经吸引了6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共计投资项目107个。杭州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开发区建设具有较高水平。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对我国75个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排序,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一。

  ◆城市规模结构国际化——人口吸引力逐步增强,城市空间结构日益优化。

  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杭州确立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杭州市区面积不足全市20%,创造出全市近80%的GDP,集聚了全市60%以上的人口。杭州市区人口已经超过400万,达到特大型城市规模;城市化率接近65%,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后期。当前,以杭州市区为核心,辐射5县(市),带动湖州、嘉兴、绍兴等近杭地区发展的杭州都市圈基本形成。接下去,杭州将着力实施市域范围内的“20个新城”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发展。

  ◆城市建设水平国际化——地铁经济加快显现,城市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杭州地铁工程于2007年3月开始一期建设,地铁运营对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推进“大都市化”进程。凭借地铁利好,城市其它产业活力相应增强,促进杭州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地铁站点周边地块将成长为杭州市中央商务区和房地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全面优化杭州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布局。

  ◆城市环境特色国际化——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和璀璨丰蕴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

  杭州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浑然一体。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素有“人间天堂”、“东南诗国”、“文物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之美誉,还被联合国和世界康乐组织分别授予了“最佳人居奖”和“国际花园城市”。杭州以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山水风光,极大促进旅游、文化、休闲、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为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坚实支撑。

  ◆城市社会交流国际化——国际节庆活动广泛开展,旅游休闲产业长足发展。

  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不断加大,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2008年,杭州首次举办“2008西博会国际旅游节”,还借助第十届西博会平台,成功引进和举办了国际童玩节、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美国美丽生活展、世界手工艺大会、全球金融大会、第九届亚洲养蜂大会等国际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杭州会展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同年,杭州共接待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2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至2008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航线30条,港、澳、台航线8条。

  ◆城市交通区位国际化——地理位置重要,对外公路交通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杭州地处长三角南缘,作为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大都市圈在国际上的突出地位更加强化了杭州的区位优势。随着杭浦、申嘉杭、杭长、杭绍甬、杭新景、杭徽、临金等高速公路的相继建设,以及沪杭、杭宁城际轨道建设和京杭运河的延伸,杭州已形成到长三角各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成为有力的物流支撑。同时,下沙保税物流中心及萧山区公共保税仓库建设,为杭州国际空港与物流保税区实现“区港联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特点助推杭州国际化进程

  城市国际化水平是一个相对概念,通过城市之间横向比较才能做出比较科学的判断。城市国际化又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体系,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外向度、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等方面综合起来,组成指标体系,得出杭州在全国12个重要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位次(见下表)。

杭州城市国际化情况

方面指标

得分

排名

单项指标

得分

排名

经济发展水平

2.64

7

地区GDP

1.23

7

市区GDP

0.83

7

人均GDP

5.86

6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5.25

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

3.65

7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6.71

5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40

7

经济外向度

1.64

7

外贸进出口总额

1.45

7

实际利用外资额

2.43

7

世界500强企业个数

1.05

9

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

5.07

5

每万人拥有高等学历在校生人数

5.38

4

每万人授权专利件数

4.77

4

对外开放度

1.48

6

境外旅游者人次

2.11

5

旅游外汇收入

1.83

5

国际学校个数

0.50

6

 
  由此可见,杭州科技教育水平、对外开放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对杭州城市国际化贡献较大,杭州城市国际化呈现下列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科技和教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国际化。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方面两项指标对杭州城市国际化贡献最大,万人拥有高学历在校生人数和万人拥有授权专利件数两项指标均排在第4位。近年来,杭州积极打造“天堂硅谷”,着力营造“学在杭州”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为产业高技化和城市国际化提供了科技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国际化。对外开放度方面,境外旅游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两项指标都排在第5位,表明杭州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国际化亦有较大贡献。近年来,杭州通过深入挖掘城市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禀赋,切实推进“游在杭州”建设,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美誉度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国际化进程。
 
  三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支撑城市国际化。杭州人均GDP位次比GDP总量位次前1位,排在第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位列第5。表明杭州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体现杭州“提高生活品质,推进和谐创业”已经初显成效,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提升国际化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国际化之路制约因素几多?
 
  杭州城市国际化已初具水平,但也应认识到,杭州国际化程度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杭州国际化进程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制约:
 
  ◆经济腹地制约
 
  上海与杭州同为我国东南沿海特大城市、长三角中心城市,但两者距离不足200公里,通过断裂点公式可以计算出,上海和杭州之间的断裂点在距杭州51公里的海宁市境内。杭州受上海影响,周边直接腹地不大,城市国际化进程受到一定影响。
 
  ◆对外交通制约
 
  对外交通国际化程度不高制约杭州成为国际性交通枢纽。首先,杭州没有自己的国际深水港,远洋货物需通过上海和宁波的深水港运送,影响杭州出口,以及重化工业发展。其次,杭州缺少与境外直航的客源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目前只开通来往日本和韩国的航线,而且班次较少。
 
  ◆空间制约
 
  杭州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有限,用地矛盾主要集中于工业用地。杭州市区8个开发区可供开发的用地日渐稀少,不少优秀企业因无法落地而流向其他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杭州提升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的步伐,难以适应国际化产业发展要求。
 
  ◆社交制约
 
  杭州城市语言环境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外籍人员的距离感较大。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杭州普通市民和窗口行业工作人员中英语普及率较低,缺乏外语类广播电视栏目,缺少专门面向外籍人员的教育机构。到目前为止,杭州仅有外籍小学1所,没有专门的外籍中学。
 
  除上述制约因素以外,目前还存在着适合外籍人员居住的房源不多、商业、文娱设施国际化定位不准等降低外籍人员长期居住愿望的因素。此外,有资料显示,涉外公司对杭州外贸服务环境评价不高。例如,杭州进出口货物通关历时较长,平均天数为6.2天,一定程度上降低涉外企业落户杭州的意愿。
 
  ●任重道远,打造国际化实施平台
 
  加快融入全球化、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是杭州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杭州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杭州必须加快采取措施积极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强化城市国际化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构建国际化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打造国际化实施平台,加快形成具有国际亲和力的城市软硬件环境,不断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
 
  ◆建立城市国际化推动机制
 
  首先应建立城市产业导向目录。通过深刻分析国内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拟定既符合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又有效发挥杭州要素优势的产业导向目录,发挥政策在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上的积极作用。同时,完善人才战略和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引进国外猎头公司,形成市场化的选拔和淘汰机制。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市场及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岗位流动环境。
 
  ◆构建国际化基础设施
 
  加快海港和空港建设,继续完善公路与铁路运输网。通过加快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大力开辟境外与地区航线,积极承接国际客货运业务。加快钱塘江出海口可行性研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发展远洋运输业务,拓展海运业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型涉外居住区及配套设施,创办一批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建设高档的客商休闲文体设施和娱乐活动服务设施。
 
  ◆强化国际化体制构架
 
  重视市场规范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实施外籍人员和本国居民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机制,妥善解决外籍人员就学和就医问题。三是建立国际化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国际通行的推进物业管理模式。
 
  ◆打造国际化实施平台
 
  一是构建国际化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对外经贸合作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增强开发区建设在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及促进城市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建设国际化创新载体。推进国际研究机构和在杭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三是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国际会议、展览、节庆等交流活动,增强杭州城市文化载体功能。
 
  ◆提升国际化的市民素质与人才环境亲和力
 
  一是建立多元国际文化兼容环境。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双语标志,增加政府窗口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外语服务内容,提升对外商务、信息、咨询、中介等服务功能。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方式。培养高水平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全面开展双语教育。三是加大以“靓山、亲水、增绿”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力度,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生态环境。
 
  (作者系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研究员)
录入:胡雁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var data = XmlHttpPostMethodText('/sys_template/ReviewList.aspx','ModelType=1&Id=57608'); document.write(data) var data = XmlHttpPostMethodText('/sys_template/AddReview.aspx','ModelType=1&Id=57608'); document.write(data)
var gaJsHost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gaJsHost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ageTracker = _gat._getTracker("UA-2187903-1"); pageTracker._trackPageview(); } catch(e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