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城市化进程的史册,新城开发建设是每一个迈向更大型的城市必然面对的课题,如今这个课题毅然摆在营口面前:如何实现在沈阳、大连之间建设百里沿海产业带、百里滨海生态城这一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城市要发展,新城来添薪”——“东扩、南移、西改、北转”,营口前瞻规划,实现“全方位、放射性”的城市扩容。
营口打造沈大之间新都市、特大城市,让作为营口主城边缘区的老边区迎来了迈向新兴主城区的历史机遇。老边区坐拥营口市东部门户之地,四面通衢,环抱营口市主城区,面积比主城区还要大。为实现老边区与营口城区“零距离”,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营口城区和老边城区的城市空白带上建设一座新城,这座新城就是营东新城,是营口建设滨海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城市“东扩、南移”的先导性使命。
“90分钟生活圈” 提速“大营口” 路网通衢便捷力
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唯一交汇处的营口,正在建设滨海大型城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成为先导性要素,这些要素,集中在营东新城。从地理环境上来看,营东新城地处沈大高速营口出口,是哈大高铁在沈阳、大连之间最大的火车站——营口站所在地,堪称新营口的门户。纵贯全境的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哈大高速铁路、筹建中的环渤海重要的支线机场和东北地区南端的区域货运枢纽机场——营口机场,为构成以营口为节点的辽宁90分钟城市生活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充分发挥愈加凸显的区位优势的同时,老边区委、区政府立足长远,全力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把“三纵三横”道路建设作为营东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新路网迅速拉开了新城框架,使营东新城通行更便捷,路网更畅通。家住营口,在鞍山上班;家住沈阳,在营口上班,这在未来几年很有可能形成一个潮流,原因是随着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变近了。营东新城,作为新营口的门户,其地位优势可见一斑。
配套设施构筑“大营口”城市功能承载力
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是维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营东新城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为提升投资环境和配套承载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支撑,老边区将营东新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作为投资建设的重点,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基础设施体系,实施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力度,加大对道路、水系、绿化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并在增加绿化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绿化品质。
为满足区域内城市服务功能需要,营东新城超前建设学校、医院、消防站等公共工程,让营东新城乃至营口市中心城市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带来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迅速提升。特别是保利、恒大、佳兆业、嘉里等一批知名房地产企业进入营东新城,提升了新城的开发建设水平,推动了城市居住生活环境的进步与经济建设的发展。2010营口秋季房交会期间,营东新城成交房屋占全市成交量的70%。营东新城已成为营口地区最具升值潜力和空间的宜居之所,对于提升营口城市承载力、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支撑提升“大营口”区域发展辐射力
建设大城市,不仅是空间上的扩容,更是城区经济和服务业的提档升级。未来五年,营口将着力打造科技研发、金融、物流、商贸等六大服务业聚集区,努力扩大服务业规模。作为营口市新兴主城区,营东新城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产业集群的逐步壮大,主动开放、迎接辐射,加强产业项目对接,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两区”、“两带”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商贸、物流、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科技金融等五大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凸显。
在大力发展冶金装备、机电汽保、化工医药、镁制产品及电力线缆等支柱产业的同时,老边区委、区政府结合新城开发,坚持“以城活商、以商兴城”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的新引擎,支撑新城“安居乐业”。其“两区(商贸服务区、商业购物区)、两带(商务休闲带、综合物流带)、两中心(金融科技研发中心、集约型商务中心)”的基本框架,奠定了新城服务业发展的崭新格局,并由此形成五大集聚区:以营东新城购物广场为中心的商贸集聚区;以4平方公里物流园区为中心、辐射营口及东三省的物流集聚区;以高铁营口东站为中心,联袂南北两端的休闲度假村和认养农庄,形成旅游度假集聚区;以五星级酒店和东湖主体公园为中心的休闲娱乐集聚区;以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大厦为中心,形成科技金融集聚区。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氛围吸引着更多企业的关注和进驻,随着一批批重点工程的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营口人盼望已久的营东新城建设已初显轮廓,并带动老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一路向好。如今的营东新城已经渐行渐近,它将不仅是进入营口的必经之地,还将是品味营口的必留之地、必游之地,“大营口”建设,营东新城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