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发展战略 >> 内容阅读
在更高站位上谋划推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作者:吴肇光 来源:福建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5月30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对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一系列切合福建实际的发展战略与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福建考察,多次对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亲自为福建谋划未来,提出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四个切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福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全方位、系统化视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近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在更高站位上谋划推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着力提升我省区域战略的联动性和全局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必将进一步开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引下,我省区域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区域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为全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铁路网和通信网的建设,我省区域间互联互通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进一步形成双轮驱动、南北互动、协调推进、统筹发展区域发展新格局创造了条件。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将区域、城乡、陆海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纳入全省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对于优化空间结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省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当前,我省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推动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进而实现各区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将对提高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省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区域无序开发情况比较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而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关键在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更高层次塑造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我省大中小城市的产业互融和空间融合,促进合理空间层级体系和特色性功能区的协调发展。

    创新合作推进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利益协调、激励约束等机制,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平台,构建内外联动、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重点是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集成,加速实现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有效耦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和保障。

    优化对口支援机制。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的工作方针,支持援受双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优化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体制机制,拓展工作领域,突出改善民生,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重点是加强支援方与受援方互动,促进对口支援从单方受益为主向双方受益深化,努力把“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口支援格局。

    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清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重点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流域上中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健全资源开采地区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际利益协调平衡。

    畅通人才流动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内人才流动和保留机制建设,逐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为人才流动提供制度保障,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激活人才红利,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重点是健全人才流动的法律维护机制,包括知识产权、合同管理、服务年限、教育培养、服务配套、社会保障、进入退出机制等;人才保留机制则涉及户籍政策、福利制度、薪资水平、子女教育等问题。

    谋划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各类经济实体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统筹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重点是克服区域之间的发展落差、释放山海之间的梯度势能,推动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在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协同发展、港口资源整合、生态环境共保、民生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加快谋划启动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以期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正确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分步推进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性规划体系,推进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构筑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正确把握协同发展和错位发展的关系,构建有效的区域合作推进机制。强化“一盘棋”思想,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体系。建立错位发展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在合作中错位发展,在错位发展中达到共赢,在共赢中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实施产业错位“集群化”发展策略,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分工体系,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眼于构建一个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布局和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科学制定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统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将绿色发展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坚持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自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加强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修复,加强机制建设,打造“清新福建”品牌,努力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