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品牌 >> 城市案例 >> 内容阅读
迁安要为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县级经验和区域样板
作者: 来源:环球网 添加日期:18年04月28日

    迁安,“三山拱卫、两河环绕”的自然禀赋形成了山水融城的城市特色。古代为幽州地,商为孤竹国,秦为离支县,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定名迁安,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首都东边一座依山傍水、生长在水里的秀美之城,穿城而过的滦河水碧波荡漾,呈现一幅大湖美景的大气模样。是燕山文化、滦河文化、长城文化、黄帝文化、造纸文化等多元文化荟萃之地,被授予“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称号。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重要的它承载着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作为全国首批、唯一一个县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依矿而起、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迁安在三年砥砺探索间,“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品”,将中国的水文化与水智慧融入这座城市的自然生长脉动间,实现着水在城市间的自然迁徙,让人水和谐、相映成趣的图景展露出城市独有的柔情魅力和人文情怀。

    砥砺奋进 高标准规划

    2015年3月27日,迁安通过三部委竞争性评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城市,迁安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缺人、缺钱、缺技术、缺思路、城市建设基础资料缺失等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更好地为百姓谋幸福,迁安拿出了巨大的魄力、勇气、信心和决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迁安市委书记张淑云看来,这既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海绵城市”建设之初,迁安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挥部和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亲任指挥长,形成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政策上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优先、海绵城市建设投资优先、海绵城市产业发展优先和海绵城市体制改革优先的四个“优先”政策。

    迁安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中注重人才引进,特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作为技术支撑团队,并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了《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区专项规划》,选择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

    迁安“海绵城市”试点区21.5平方公里,范围北至祺光大街-阜安大路-惠宁大街-丰乐大路-祺盛大街;南至滨河东路-丰喜路-惠昌大街-丰吉路-惠安大街;西至滦河左岸绿线;东至长城大路紧邻三里河。其中老城区7平方公里,新城区14.5平方公里。涵盖了老城区、新城区和三里河流域等典型区域,总投资24.56亿元,实施城市低影响开发、内涝防治、水质改善、供水保障与能力建设五大类共189项工程,力争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实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6%,排水防涝保证20年一遇暴雨不成灾,同时城市水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三里河水质达到Ⅳ类水平。最终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为有效解决资金问题,迁安市以深圳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管理公司为依托,以有限合伙方式设立“迁安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吸引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资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采取竞争性磋商方式公开向社会募集项目建设资金。

    为有效地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迁安还拓展了PPP项目实施模式,将189个项目分解,政府做76个项目,社会资本做113个项目。通过分类确认建设模式,政府全额投入老旧小区、绿地广场改造;对于新建、在建小区改造,生态停车场、绿化成本投入等政府实行差额补贴;针对未开发建设地块,通过规划管控,让开发商、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迁安的7条PPP理念让整个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连片的示范效应。

    从破解县级城市自身短板出发,迎难而上,努力求索,迁安将这一系列问题及挑战逐渐转化为了一项项落在实处的系统化海绵建设工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也找到了适宜迁安本地的海绵建设发展之路。

    地下“生态杰作”让雨水活起来

    行走在“海绵化”后的君和广场小区甬路上,见不到通常小区固有的雨水篦子,雨水通过透水材料铺装的甬路下渗的同时,通过甬路两侧的侧石开口流入下沉式绿地,实现对雨水的收集。走在小区里,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LID设施随处可见。小区内的“小桥流水”景观也已成为迁安社区“海绵化”水体收集利用的一个典范。

    “之前该小区景观水系用水全部采用市政供水进行补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海绵化改造后,将存储净化后的雨水充分利用,作为景观用水,既环保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这些水是活水,保证了景观水的水质。” 迁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张小彬说,从雨水降落地面的一瞬,“海绵城市”迁安就已开始对这些宝贵的自然馈赠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控制,利用它们滋养这座城市,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合理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包含渗、滞、蓄、净、用、排六个要素。上面的雨水下来后,通过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停车场、蓄水模块等LID设施,将雨水优先渗透,多余的径流通过洼地或透水带等滞留在地表,再多出的径流会引流至蓄水池,蓄水池的水可以通过净化后使用,以上手段无法消减的雨水径流最后被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

    行走于迁安的大街小巷、广场社区、公园学校,总能看到大片的绿地。这些绿地系统的背后大多隐藏有蓄水箱涵。这些隐藏于城市地表之下的,正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杰作”。以君和广场小区为例,在花花草草的掩盖下,小区地下修建有300立方米的蓄水箱涵。降雨来临,部分雨水流入下沉式绿地滞、蓄、渗,更多的通过植草沟汇流至雨水花园以及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存水经净化后,随时等待被循环利用,雨水因此活了起来。

    “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

    温暖春风吹拂下,迁安 “海绵化”改造后的小区新植的海棠、白玉兰等早已鲜花绽放。“海绵城市”建设是一次对迁安整体城市建设、老旧城区修复、改造、升级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件民生实事,除了“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最核心的关键词在于“满足、人民、需求”,最暖心的则是给普通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不断攀升的幸福感。

    海绵城市建设社区居民在改造初期不理解,不支持,从最初的认识“海绵建设是大坑套小坑,坑连坑”到理解与支持。 “小区在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居民地下室多年进水的难题被解决了,小区原来被堵塞的消防通道也在这项工程中被疏通。”社区居民张耀田说。

    让居民张耀田如此暖心的是迁安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直奉行的“海绵+”原则。针对排水不畅、设施老化、雨污管道混接、配套不足等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民生问题,迁安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都给予了实打实的解决,以海绵改造为核心,与城市紧密结合,补齐不同区域间的基础设施短板。

    “海绵+”让迁安人感受着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自然气息巨大提升带来的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因此赢得了普通民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从迁安海绵办收到的四十多面来自普通民众送来的锦旗中可窥见一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这是迁安市市政府市长韩国强在指导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这句话恰恰为迁安“以人民为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初心作出了最直白但却最生动的注解。

    生态治理让“水城”崭新颜

    “海绵小区建设的理念是‘绿色为主,灰绿结合’,绿色即自然生态,如通过雨水花园等对小区景观进行提升。灰即蓄水模块、管道建设等地下隐蔽工程。针对小区海绵设计,我们在生态保护和建立方面均做了充分考虑,所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既有‘里子’,也有‘面子’的工程。”迁安市政府副市长李强说,生态优先恰恰是“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推进54个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与老小区里的成材树木相冲突,迁安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曾被迫暂停。为保持原有生态,保留原有绿化景观,工程图纸被紧急进行了合理化修改,保证了成材树木不被破坏。

    迁安市大壮工贸有限公司所处的位置是城市雨水排涝最低点,隔着一条公路,对面就是滦河左岸大堤。“以前只要一下雨,我这厂门口就一片汪洋。海绵化后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海绵城市建设让我们企业受益不小啊!”迁安市大壮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士壮对海绵城市建设总是赞不绝口。

    迁安从构建城市生态格局出发,重点保护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等水敏感地区,对受到破坏的水生态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增强其本身的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保护并修复受损的水系空间,重点发挥城市湖泊水系、公园绿地等 “海绵体”功能, 对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减少合流管道溢流污染,通过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手段,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升“魅力水城”的水环境质量。

    三里河作为迁安市的雨水排放终端水体,其水环境质量状况直接决定着迁安市水生态修复的成败,为此迁安统筹城市近远期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解决三里河水质恶化问题,谋划了高新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为保障滦河水体水质改善问题,谋划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为解决城市规模扩大,供水能力不足、现有水源地不达标问题,谋划东部水源地及第三水厂新建项目;为提升三里河景观品质,解决水体黑臭、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等问题,谋划三里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所有这些都是迁安尊重自然,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效协调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生态文明所做的不懈努力。

    这份努力也让迁安在这个春天崭露出了别样的风韵与温情。

    为北方县级城市海绵建设贡献“迁安模式”

    初春时节,迁安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景观公园早已绿意萌动,新花怒放……作为迁安目前唯一一个按照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建设的公园,“海绵化”让这个昔日的荒滩变为今日美景,生态效应和景观效果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在季节更替间,这里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据迁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张小彬介绍,该景观公园的“海绵化”建设不仅能解决场地内部的径流削减问题,还能够把城市周边137公顷用地内涝的情况进行大范围缓解。经净化、传输、调蓄后的雨水也将最终服务于园区植物浇灌、生态厕所冲洗。

    “海绵城市”建设这项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中较特殊的县级城市,迁安海绵建设本身就将具有一定特别的试验、示范作用。经过三年的艰辛奋斗和曲折探索,迁安开拓出了一条符合县级城市的“亲、清”水城之路,也摸索出了以“一个规划管全局、一个大包清责任、一个基金做支撑、一个服务满三年、一套制度做保障”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

    与“海绵城市”建设同步建立起来的迁安市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平台也将时刻监控水质、流量、液位等重要系统信息,为后期考核、运营等提供依据,也将让迁安实现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

    通过先行先试、理论引导、科研实践、摸索总结,迁安最终将形成京津冀缺水地区水生态修复典型示范、新兴城市水资源保障示范、新老城区整体海绵推进示范,为我国北方县级城市的海绵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道路管网,再到城市污水处理、水源地的建造,“海绵化”后的迁安让水在城市中实现了自然循环,推进着整座城市生态文明的前行步伐。 “海绵化”的迁安, 每一滴水都在折射着城市的善意和人类的智慧。

    迁安市委书记张淑云说,在迁安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提高城市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支点,成为功能完善、宜居城市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载体。更重要的是,“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凝聚起这座“水城”的人心。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