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发展战略 >> 内容阅读
争取建设成为“第三枢纽” 中山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
作者: 来源:中山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6月01日

    近期,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中山调研时强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打造高水平发展平台,主动对接深圳、香港,进一步密切与粤西地区的经济联系,做好“东承”文章,强化“西接”功能,奋力把中山建设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可以说,这为未来中山发展指明了方向。不过,就目前而言,无论从经济体量抑或其他方面,中山只能算是二三线城市。一个二三线城市,为什么突然间行情看涨,被赋予“东西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等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何在?不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也难以理解上述重大判断背后的深刻内涵,更不用谈如何把握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了。

    ■中山要加强互补性对接,扩大相对比较优势

    伴随着粤港澳三地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再次强调,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热议。就像全球化是双刃剑,当我们为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而欢呼雀跃,也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对中山以及有类似条件的城市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挑战。顾此及彼才符合辩证法思维。机遇抑或挑战,取决于中山与广州、深圳、香港等枢纽城市的互动状态:是辐射效应大于虹吸效应,还是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不能光想着大城市辐射的好处,也要充分评估大城市资源虹吸效应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只算辐射溢出或虹吸的账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大城市具有区位优势与资源聚集效应,可能会像吸管一样吸纳周边城市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比方说,大城市房价上涨,将间接拉升周边中小城市房价。原来在中小城市工作者,生活成本水涨船高,但工资水平原地踏步。对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者来说,房价上涨可能造成了事实上的相对收入减少。客观上,这对中小城市产生了较为不利的人才挤出效应。当然,周边城市也可依托大城市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优势带动其发展。

    总之,究竟是溢出红利,还是负面虹吸,很大程度上看三方面:一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产业、经济分工是否存在互补性,在业态上彼此间能否形成共生互利关系。就此而言,我们应以更审慎的态度看待现在大城市、中小城市一哄而上搞创新现象。创新的确很重要,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即便如此,也必须注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不同的创新领域存在优势差异性。忽略这种差异性,忽略自身基础,忽略自身优势蛮干,既不科学,也不可取。创新也应该注重互补性。二是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在特定领域、产业链的特定环节是否存在比较优势。如果中小城市在特定领域、特点产业链条的环节均不具备有相对比较优势,那就更加要注重评估可能存在的虹吸效应。三是城市之间是否有协同发展的机制安排。比如,通过明确城市定位,使城市间分工更加合理、协同性更强。从国际上湾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湾区内都具备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分工高度协同化、要素流动高度自由化、营商环境高度包容化等特征。粤港澳大湾区要具备这些特征,还要克服诸多困难。首当其冲的是湾区内城市协同化。就目前而言,按照“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活方式,广东与内地其他省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意味着粤港澳的贸易、人员往来必须通过严格的跨境通关。粤港澳之间不是普通的省际或市际关系,而是“跨制度”“严通关”关系。也就是说,通过行政协调实现协同发展尚存在一定难度。

    在互补性、相对比较优势、协同性中,互补性和相对比较优势均属自身可改善因素。换言之,要将挑战变成机遇,就要在互补性、相对比较优势上动脑筋,下功夫。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协同治理机制未面世之前,中山无疑要抢抓机会窗口,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互补性对接,在特定产业领域,特定产业链环节扩大相对比较优势,与周边同性质城市拉开差距。这才是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的正确“姿势”。问题在于:中山所面临的机遇究竟是何种性质的机遇?

    ■中山所面临机遇的性质是“补位发展”

    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版图看,目前湾区内已有“深港”与“广佛”两大要素极(或者说要素枢纽)。即广州与佛山、深圳与香港之间构建起基于功能互补的强强联系,形成湾区内两大要素枢纽。这两大要素枢纽对湾区内要素流动发挥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此对应的是,湾区东岸形成了贯穿“广佛”与“深港”两个要素枢纽,串连起包括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在内的“科技创新走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湾区西岸既没有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极”,也不存在“极”与“极”之间的要素走廊。大湾区西岸无论是“极”,或者是“极”与“极”之间的要素走廊均处于缺位状态。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发展,大湾区西岸竟然没有演化出相应的发展极?这的确是一个让人略感遗憾、耐人寻味,同时对研究者来说又是让人着迷、挑战智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从大湾区发展全局看,假若只有“深港”与“广佛”两个要素极,以及由此串连所形成的要素走廊,那么不但整个湾区发展可能呈现出“东岸热,西岸冷”不均衡状态;更重要可能在于:整个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版图只有“点(要素极)”、线,甚至“带(要素走廊)”,但却难以形成真正的“面”。这样就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东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存在一定差距。理论上,大湾区发展版图应该是“三极三廊”。所谓“三极”,即“深港”极和“广佛”极,以及未来在湾区西岸将要形成的重要一极。“三廊”即两条南北走向要素走廊和一条东西走向的要素走廊。目前,“南北”要素走廊已经较为成熟,即“港-深——莞-广-佛”要素走廊。而大湾区东西两岸由于地理阻隔,东西走向的要素走廊一直未能成形,但深中通道建设将打破这一格局。此外,大湾区西岸由于缺乏要素极,一直未能形成贯穿“广州-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呈南北走向的要素走廊。

    放在“三极三廊”下观察,可以发现,在大湾区发展版图中,“一极两廊”处于缺位状态,一个要素极以及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的两条要素走廊均处于缺位状态。回过头来看,就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中山要做好‘东承’文章,强化‘西接’功能,建设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这一重大判断背后的深刻内涵。对于隔海相望就是深圳,不到70公里就是广州的中山来说,它的机遇恰恰在于补位发展,在“一极两廊”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山所面临机遇的性质可概括为“补位发展”——补大湾区西岸缺少要素发展极之位,并通过“东承西接”与“北拓南延”,将大湾区的另两条要素走廊有机地连接起来。一言蔽之,就是要争取建设成为,湾区内除了“深港”与“广佛”两大枢纽之外的“第三枢纽”。问题在于:中山有可能建设成为大湾区的“第三枢纽”吗?

    ■中山要争取建设成为大湾区的“第三枢纽”

    除产业基础、宜居环境、营商环境以及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外,中山最为明显的优势是处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众所周知,中山距广州和深圳各70公里,距离珠海和江门各30公里,距离澳门40公里,距离佛山60公里,距离香港80公里。这种战略区位优势集中体现为“三四五优势”——即周边有南沙、前海、横琴三大自贸区环绕;有广州南沙、深圳盐田、珠海高栏、香港葵涌等四大深水港;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五大机场。可以说,这种战略区位优势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具有成为交通枢纽、经济发展重镇的先天条件。就目前而言,尽管中山路网总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有166公里,处于全省前列,但仍算不上是交通枢纽城市。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相互临近的广佛、深港在湾区内分别形成了两大枢纽。粤港澳大湾区要形成良好互动、相互牵引发展局面,迫切需要在湾区西岸寻找“第三枢纽”。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系列条件看,中山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建设成为大湾区的“第三枢纽”。

    在大湾区建设主题下,未来中山发展主题定位应该是:建设湾区西岸的枢纽城市。这一主题定位立足于中山处于大湾区几何中心——这一独一无二的战略区位优势,非常好地回应了湾区西岸枢纽缺位的“痛点”。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湾区的“第三枢纽”要有自身独特的辨识度,要与“广佛”“深港”这两大枢纽的定位有效地区别开来。目前,“深港”已发展成为湾区内“创新与金融枢纽”。广州定位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为此,“广佛”有望成为“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中山如能成为湾区的“第三枢纽”,其定位应该是“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化枢纽”,扮演产业链承上启下、湾区枢纽城市与内陆广阔腹地有机连接中转站等方面的角色。

    在路径选择上,中山不妨按照“交通枢纽—要素枢纽—创新枢纽”路径渐次展开。首当其冲仍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成为湾区西岸“高铁站+城际轨道站+城市轨道站+城市配套交通”的交通枢纽城市,争取尽快实现快捷化、同城化、公交化。同时,加快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30分钟对接广州、深圳,1小时到达湾区其他城市,水上航线直达南沙港、前海自贸区和深圳、香港、澳门机场。一旦成为交通枢纽、就容易成为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成为“要素枢纽”就水到渠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创新方面,城市往往比农村更具优势,因为各种要素在城市聚集程度要比农村高得多。交换交流,尤其是思想观念交换交流是创新的加速器与催化剂,这已反复被经验所证明。一个“要素枢纽”城市成为“创新枢纽”城市的概率非常高。因为几乎所有创新都是“混血儿”,是信息、思想观念发生“化学反应”的必然结果,而要素高度聚集带来了更多交换交流的机会。相反,没有一定的要素聚集效应,产生创新的概率就比较低;没有各种要素、资源、信息、思想聚集与交流交换,一个城市比较难成为“创新枢纽”。这是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尊重。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会窗口已然开启,但不会永远开启,机会永远只眷顾那些提前谋划、扎实准备者。在争取成为大湾区“第三枢纽”的路上,中山不妨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从成为交通枢纽开始,按照“补位发展”策略,加强与湾区城市的互补性对接,扩大相对比较优势,牢牢把握住这一已然开启的机会窗口。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