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品牌 >> 城市案例 >> 内容阅读
海绵城市建设来到家门口 临港先行先试打造“样板间”
作者:朱贝尔 来源:东方网 添加日期:18年06月12日

    “滴水湖8公里环湖景观带铺设的透水砖每平方米可以吸纳60公斤的水,从而有效防止城市‘看海’的现象。”临港管委会海绵办工作人员陈凌介绍,“与其说‘海绵城市’是一项工程,不如说是一项理念。”在这座未来之城,春花秋色、临港家园“口袋公园”、新芦苑、芦茂路-绿带-里塘河……包括环湖8公里景观带在内的一批示范项目正相聚建成。

    “海绵城市”格局先行先试

    临港是全国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上海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面积约79.0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老城区7.35平方公里,主城区建成区44.08平方公里,其它为生态建设用地及备用地。建设总体目标为“五年一遇降雨不积水、百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规划形成“一核(滴水湖水生态敏感核心)、两环(临港森林通廊外围生态环带和二环带城市公园)、六楔(以橙黄绿青蓝紫6条河及楔形绿地形成雨水滞蓄净化缓冲带)、多片(各功能片区)”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要求,以滴水湖水质提升为核心,综合采取“净、排”为主,“渗、滞、蓄、用”为辅的海绵措施,统筹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发挥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建成区以问题为导向,新建区以目标为导向,未利用区以涵养保护为导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水面率11%,生态岸线比例80%,初雨污染控制率55%。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临港试点区实施方案,临港管委会组织编制了《上海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复。专项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分解落实到地块,达到控详规划深度要求,为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管控,特别是新建项目的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根据专项规划,印发了《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总数超过100个,项目类型涵盖公园与绿化、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河道水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5大类。

    老旧广场变身“口袋公园”

    以临港家园社区绿化休闲广场为例,昔日的老旧广场已摇身一变成为“有水有景有灵性”的“口袋公园”,周边生态环境和排涝能力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海绵城市的魅力。

    临港家园服务站和绿化休闲广场位于临港古棕路555弄120号,西邻海事小区、东接绿地东岸涟城,附近有居民约1万余人。据周边居民反映,由于临港家园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在此地办公,居民们经常到这里来办事。但一到下雨天,办公场所屋面就会漏水,广场外停车位少,居民停车难。绿化休闲广场本来有休闲娱乐的功能,但是很多绿植枯死、景观也比较单一,特别是一到雨量较多的春夏季节,广场上就会大片积水,老人、小孩容易滑倒,附近居民除非办事,不然都不太愿意来这里。

    项目组在改造之前对周边居民的需求进行了全面了解,针对原来存在的问题,结合了居民对停车、娱乐、休憩、运动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建设绿色屋顶彻底解决了屋面常年漏水问题。通过建设生态停车位,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问题。通过透水环形跑道的建设让周边居民运动健身有了保障。通过表流人工湿地进行景观打造,充分利用集中绿化,为居民休憩娱乐增添了美丽风景。

    “广场变公园了,漂亮了不少,脚下的路也不滑了!”“晚饭后散步又多了个新去处。”正在“口袋公园”里遛弯的市民都对家门口的这一新“景点”颇为满意。

    据了解,截至4月底,临港76个项目已开工(基本完工33个、在建43个),余下20多个项目正在抓紧办理前期手续。此外,海绵智慧管控平台计划6月底基本完工,海绵展示中心在今年“五一”期间已对外试运行。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