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城市创新 >> 内容阅读
衡水高新区致力科技创新加快换道赶超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尹鹏举  刘志勇 来源:衡水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6月28日

    衡水日报记者 尹鹏举 通讯员 刘志勇

    衡水高新区由1992年设立的县级火炬产业园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拼搏奋斗,2017年,全区R&D达到5.6,主营业务收入774亿元,财政收入40.2亿元,占GDP比重高达23.8%,成功入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省综合示范试点开发区。目前,已进入国家级高新区审批程序。
 
    坚持创新理念,以“高”补晚,以“新”求快,以“高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长期落后于人的衡水高新区,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就无法实现与先进地区的同台竞争;不超前对接最高端的科技资源,就无法实现科技创新上的真正领先。他们坚定地坚持以“高”补晚、以“新”求快,以“高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补晚,就是坚定不移走高端发展之路,对接引进高端院所、高端人才、高端项目,以顶尖科技资源涵养创新活水、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由并跑向领跑的转变。以新求快,就是以创新为本、以高新技术安身立命,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之路,立足衡水、融入京津,对接雄安、成就自己。瞄准前沿科技、关键技术和未来方向,既“调旧”,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育新”,持续不断输出成果、输出项目、输出企业、培育产业,依靠企业竞相成长、生机勃发,产业独具特色、兴旺发达,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换道赶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创新实践,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换道赶超
 
    以顶尖资源提升创新能力。衡水高新区投资28亿元,建设总面积80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目前,科技谷一期5万平方米专业配套区已投入使用,30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由承建“雄安第一标”的中建三局成功中标并已进场施工。坚持抢占制高点、统筹供需侧、深度公司化的思路,以中科同创公司为模板,按照“一成果一项目、一项目一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德国马普学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顶尖科研院所集群发展的“气候群”。同时,积极打造与中科院战略合作的“升级版”,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单位协作、多产业融合,推动科技成果集成创新。

    以科技创新加快动能转换。他们以科技创新实现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以高端资源、先进成果催生老树新花。由中科院牵头组成专家组,完成区内38家化工企业绿色化、高值化、安全化改造;根据企业需求,陆续应用生产的16项关键技术,将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组织区内行业领军企业,推出全省首个认证联盟、首个行业品牌,推动工程橡胶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省首家“万企转型”行动示范区,依托中科院北京分院、衡水科技谷科技资源,1年内完成区内全部规上企业转型升级,3年内带动全市1000余家规上企业转型升级。以世界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国家重大任务、重大项目,以军民融合项目为主体,超临界CO2发电设备、钒钛全系、中美国际生命科学苑等10余个百亿级高新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新材料能源、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3年内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成为衡水高新区的支柱产业。以“共享工厂”打造规上企业“孵化器”。推动衡水科技谷科技资源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开放共享。中科院大健康饮品项目,多条国际领先的模块化、全自动生产线,面向社会共享专利技术、成套工艺、管理模式、生产设备,助推企业“轻资产运营”,最大程度缩短项目产业化周期,打造规上企业“加工厂”。

    以科技创新实施环境治理。衡水高新区引进中航科、中广核、中节能等高科技公司,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构建专业化、科技化、市场化治污新模式。他们投资2亿元,采用远距离输热技术,实现28公里蒸汽入园,取缔园区内所有燃煤锅炉。亚洲最大的生物质液化天燃气项目已经投产。投资2700万元建成全国首个区级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聚合水、大气、土壤、噪声、固体废物等环境监控视频和信息数据,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治理、综合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日前,相关做法被列入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坚持创新生态,做实政策、做优服务,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
 
    衡水高新区着眼高标准创新要素供给,着力构建政策、金融、服务保障,凸显合作态度、政策力度、服务温度。

    做实政策保障。他们用足《衡水市关于支持衡水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制定出台《衡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从10个方面对科技创新、科技人才进行全方位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项目给予重奖。2017年奖励资金达1.89亿元。

    做强金融保障。他们以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增幅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联合各金融机构和企业财团,设立了高康创业风投基金、“蓝火熙业”投资基金、“银证通”业务基金、宝云产业发展基金“康、熙、通、宝”四支基金,基金总规模近百亿元,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差钱”。

    做优服务保障。他们以“放管服”改革、“双创双服”活动开展为契机,努力打造审批速度最快、服务效能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创新生态。着眼“事好办”,大力推进“六个一”改革,制定出台《衡水高新区项目落地工作规程》,简化手续、交叉审批、限时办结,签约项目全部手续3个月内完成。着眼“减负担”,制定出台《衡水高新区降低企业自付费用六条措施》,赋予企业第三方服务自主权,清理涉企收费,划定收费“硬杠杠”,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眼“好生活”,引入京津资源,建设或运营宝云生态城、衡水高新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打造京津品质“生活圈”,并落实科技人员“百千万”待遇,即百平方米住房,实现住有所居;千元医保,纳入衡水高新区公费医疗保障范围,实现免费就医;万元交通补贴,实现免费出行。同时,把科技人才的子女纳入衡水高新区12年公费义务教育范围,并优先享受衡水高品质教育资源。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