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品牌 >> 城市案例 >> 内容阅读
世界城市产业疏解调整的启示
作者:刁琳琳 来源:北京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6月19日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对特大城市功能变迁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总结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轨迹,对当前北京的产业疏解调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伦敦作为英国最早的工业中心,经历了多次产业结构调整,其就业人口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大致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伦敦的产业结构转型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产业转移是一个自然的进程,主要依靠市场自发力量调节,政府的引导和干预较少,这一过程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二是不断创新的优良传统使其长期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了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再发展,弥补了因制造业衰退出现的经济“真空”;三是强调世界城市的地位和作用,1994年制定的新的大伦敦战略规划中突出强调,要强化伦敦世界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旨在通过提高服务于国际经济的能力确保伦敦经济的振兴和繁荣。

    纽约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从制造业明显衰退到生产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经历了约10年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纽约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特征为:一是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跨越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纽约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制造业始终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基本没有发展重化工业;二是生产服务业具有突出的国际性指向,统计表明,总部设在纽约市的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有更强的国际性,表现为近1/2的收入来自境外资本运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3;三是非常注重发挥纽约大都市的整体优势,金融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所以在纽约高度集聚,得益于其与周围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工和产业链协作关系。

    东京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凭借后发优势,大大缩短了工业化各个阶段的进程,重化工业发展仅持续了10年左右(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且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东京始终保持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东京的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东京都市圈的形成到城市功能的高度集聚、大都市社会问题的缓解、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政府及时干预避免了经济社会的大幅波动;二是从1977年开始,东京的功能定位从旨在促进对外扩散的、多极的、自治的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选择地在东京集中全球经济功能。

    从上述三大世界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梳理中,我们可获得如下启示:

    第一,科技创新始终是实现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精尖”不完全是新业态、新动能,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新技术嫁接传统技术等,均能够弥补陈旧产业链条的断裂环节,使传统业态重焕生机、实现“高精尖”转型;

    第二,市场机制是推动产业疏解调整的主导力量,而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干预亦不可或缺,其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抑制产业转型中的经济衰退;

    第三,一个城市可以跳过重化工业阶段、提前实现向后工业化阶段的转变,但这种跨越式发展模式离不开大都市圈的协调发展,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目标同向、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的形成;

    第四,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同步,变“单核中心”为“多核中心”,这是大都市实现转型发展必备的空间基础。

    韩梅/整理 琚理/素描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