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城市环境 >> 内容阅读
成都: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正在长大
作者:张想玲 来源:华西都市报 添加日期:18年05月23日

    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绿水青山

    清晨5点半,东方泛起鱼肚白,整座城市还“睡眼惺忪”。在温江区一幢32层高楼楼顶,摄影师田相和已蹲守多时。他不住地调试手里的相机等待着一场“约会”,一场天地姻缘的际会。6点20分左右,当240公里以外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出现在眼前时,他震撼得差点忘记按下快门。清晨的阳光“唤醒”了洁白的雪峰,一座座连绵的雪山逐渐显现,被镀上一层金黄,圣洁而庄严。

    这一天是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作为“雪山发烧拍友”的田相和,把在城市拍摄雪山的高度从海拔6000米刷新到了海拔7000米以上。照片很快被发到网上,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

    当城市融入大自然,碧水蓝天日日得见,绿地公园开门即是,千秋雪成为窗外惯常风景,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也莫过如此了。5月18日,成都市环保局发布《2017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该《公报》指出,2017年,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5天,同比增加21天,如期实现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任务;锦江黄龙溪断面由上年的劣Ⅴ类改善为Ⅴ类,自2011年总磷纳入监测评价以来首次消除劣Ⅴ类,提前达到2020年水质考核目标。

    刚刚结束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被放在民生优先位置。大会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而实现“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等目标。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本底正逐渐浸润成都人的新生活,也在重塑一座城市的发展新格局。

    一个绿色低碳的成都正在长大。

    诗意栖居

    许你一个看得见雪山的阳台

    就在田相和拍下照片的那一天,拍摄者丘寒在郫都区一幢楼的楼顶,拍下了当时所有从成都可以遥望到的雪山,并用软件将27张照片合成了一幅超长全景画卷。贡嘎山、大雪塘、四姑娘山、九顶山等10余座雪山一一呈现,披着霞光,巍然耸立。

    画卷刷爆了朋友圈,“成都雪山”成为那段日子的网络热搜词。“成都,许你一个看得见雪山的阳台。”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微信后,市民高敏用这句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着期盼和信心。

    职业观鸟人沈尤持续多年观察记录成都鸟类。去年他和鸟友们在青龙湖等多个湿地欣喜地观察到了极危鸟类青头潜鸭的种群增长,又观察到了此前从未在四川现身的布氏苇莺。沈尤说,这是成都水质不断改善带来的惊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成都市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成效明显。

    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235天,比上年增加21天,是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达到的最长天数,空气优良率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比上年上升7位。2017年与2013年相比,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56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42.3%;PM10年均浓度下降为88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41.3%。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24个工业园区实现园区污水处理全覆盖。狠抓城市水生态提升,完成413条中小黑臭河渠和绕城高速内53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建成区内黑臭水体。通过攻坚治理,岷江、沱江等流域水质逐步向好。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日处理能力6000吨,隆丰、宝林等7座已规划环保发电项目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人们的深切期望,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成都正为千万成都人的生态福祉而聚力攻坚。

    全域增绿

    让绿色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

    湛蓝的天空中,太阳顽皮地躲在一大堆云朵后面,而云朵仿佛镶上金边的棉花糖;这一切,又倒映在宽阔的湖面。湖边,绿树婆娑,光影迷人。这是杨戚辛的朋友圈。自从2016年来到天府新区菁蓉中心一家高科技公司上班,她和同事的朋友圈画风大多变为了“湖光水色风光片”。这其实就是他们公司外面兴隆湖的四季景色,8.8公里环湖绿道,成了市民散步、观光、游玩、骑行的好去处。而在它一旁,另一个生态“杰作”——天府绿道的一部分,鹿溪智谷绿道也即将开放。

    如果说“阳台观雪山”是“追峰人”的生态福利,那么规划建设16930公里、覆盖全域的天府绿道,则让成都人的绿色生活触手可及,是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又一生动新实践。这条世界上最长的绿道,建成之后,将串联安逸成都的生活之美。

    除了天府绿道,充分保护和利用成都独具特色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筑牢“两山两网六片”生态安全格局,深入推进全域增绿,成都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2013-2017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32万亩,先后启动龙泉山脉、大熊猫栖息地、芦山地震区域三大重点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1%,森林蓄积量达3367万立方米。全面启动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2017年建成绿道633公里。以重现“活水成都、水润天府”为目标,统筹推进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严控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治理率47.5%。加大农田改良力度,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79.5万亩。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强化大地景观再造,推进100个川西林盘示范建设,打造体现天府“乡愁”记忆、功能复合的现代林盘院落。有序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全市湿地保有量达2.86万公顷。

    钢筋水泥的丛林需要绿意的点缀,城市的美好生活少不了诗意的栖居。成都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市民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城市增绿,让绿色永驻,致力于让绿色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绿色出行

    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家住南三环外,在天府二街附近上班。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她的出行路线是这样的:先坐三站公交车到地铁站,再乘地铁到天府三街,然后骑几分钟的共享单车到公司楼下。成都市民王小敏的日常出行方式,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成都市民交通绿色出行的常态——用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等多种方式,高峰时段避开拥堵、快速到达。

    去年,成都获批成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启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低碳出行为突破口,倡导低碳城市和环境保护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强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截至2017年底,地铁通车里程179公里、日均客流量320万人次。大力推进快速公交和微循环社区巴士建设,加强地铁公交无缝衔接,公交出行分担率从2013年的28%提升至47%。出台全国首个《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全市累计投放共享单车约130万辆,注册用户数超千万人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8万吨,骑行减排量居全球12个大城市第3位,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不断优化城市能源结构。2017年,完成建成区和场镇餐饮店“煤改气”“煤改电”3968家,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比55.4%,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聚焦发展绿色经济,抓住传统产业改造、环保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利用三大重点,积极培育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达33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650亿元。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开展静脉园区建设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十二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分别累计下降29%、35%以上。201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21%,超年度目标0.21个百分点。

    成都用实践回应减排承诺,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制度、产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汇“六大体系”。在国际舞台积极发声,借助巴黎气候大会、中美气候峰会等重要平台上宣传成都低碳发展实践。成功举办首届联合国人居署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发布城市可持续发展《成都宣言》,已入选首批“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成都新市民看绿色低碳发展

    “将是成都对人才

    最好的吸引力”

    2015年,刘毅第一次代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来成都考察选址。在基坑前,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工作人员告诉他,未来这里将营造成都最大的人工生态湖,沿湖修建写字楼。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工作之余放眼便是湖波浩渺,沿湖散步花草连绵。

    时隔3年,当初画下的蓝图早已成真,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也在成都正式挂牌近两年。同样是蓝图,这次却是更大更全面的蓝图,刘毅对总规感到亲切又很赞赏:“绿色低碳发展是宜居生活的基石,环境好了将是成都对人才最好的吸引力,毕竟我和团队就是这样来的。”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位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作为清华大学在西部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二级官方机构,其核心是构筑新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创意创新创业平台、高端人才聚集成长平台。2016年3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正式挂牌,北京人刘毅当起“蓉漂”,负责研究院引进优质团队的工作。他回忆,刚来成都时研究院只有3个人,而现在研究院已引进了25支团队,共287人,大多数团队的核心人物都源于清华校友,其中两支还是来自美国硅谷的团队,都发展得不错,一家已成功转化为公司。“中科院来了、北航来了、上海交大也来了,成都对人才有着相当的汇聚能力。”刘毅说,他们亲自参与了天府新区的建设,交流时大家从落户成都的实际感受来评价,成都的政策、优惠条件和产业环境都对国内人才乃至国际团队有吸引力。

    但他同时也直言,如果成都的生态环境能进一步提升,将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城市总规提出全域增绿、建设公园城市,让他对成都未来的生态环境和人才环境充满信心,“人才的聚集和引进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源动力,一个生态宜居的成都,大家都愿意来创业兴业。”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