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城市环境 >> 内容阅读
满足群众生态需求须有“绿色智慧”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添加日期:18年06月20日

    如何加快真正发挥森林城市的作用,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考验着地方执政者的“绿色智慧”。

    尽管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全面的指标来考核各地森林城市,但只是为其勾画出了基本“骨架”和轮廓。受访者认为,森林城市要想真正有灵有肉“活”起来,每个城市都应科学发挥主动性,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绿色路径。

    要有硬指标,更要有新想法。“不是说森林覆盖率越高,就一定是森林城市,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推广一种城市发展和服务市民的绿色理念。”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森林城市规划处处长但新球表示,比如,这几年长沙搞“拆墙透绿”,总共向民众免费开放绿地约33万平方米。再比如,武汉市总计100多公里的环城林带也很有特色。福建省绿委办主任庄晨辉介绍,虽然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连续38年位居全国首位,但是森林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山区高、沿海低;农村高、城区低的特点。为此,福建省特意将考核指标中的“城区树冠覆盖率”提升为“城区森林覆盖率”,以提升城区森林品质。

    要绿色景观,更要生态效益。安徽农大教授、原全国森林城市评审专家组成员吴泽明指出,森林城市并不排斥园林和景观,但首先必须重视城市森林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湖南省一位专家认为,园林和景观有一定美学和视觉作用,但不能喧宾夺主。可以按照“节点园林化、沿线景观化、整体生态化”的思路来处理这种关系。

    森林城市是目标、城市森林是手段。“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搞森林城市,但每个地方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城市森林。”安徽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张新法认为:“指标化的考核向绿色理念的转变应成为未来趋势。只要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大方向,要允许和鼓励各地求同存异。”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建议,森林城市建设必须要立足长远,规划先行立法保底。所谓“十年树木”,森林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绝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想泽被百姓,取得效益,可能需要几代执政者的不断努力。因此,必须从立法、用地等多个方面,提前进行科学决策和规划。

    首先,既要为发展留足空间,更要为森林保证用地。“一定要把森林和绿地系统纳入城市规划的总体当中。”湖南省益阳市委书记瞿海介绍,几年前,益阳全市高速公路里程才40公里左右,因此有巨大的交通建设需求。“完全不发展不可能,但我们也尽可能通过事前规划,做到两者兼顾。”

    福州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徐炜认为,城市绿化决不能只搞“见缝插针”,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规划相应的功能区域和合适树种,如城市的基调、骨干、庭院、道路绿化树种,通道、村镇、屏障绿化树种以及防火、抗风、抗污染等专用树种。“城市里的森林和绿地应涵盖生态、景观、经济、抗逆性和文化等作用。而每一片绿地要产生实际效果,至少需要上百亩土地。”但新球认为,没有足够多的土地和科学规划作为支撑,森林城市的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其次,尊重科学规划,杜绝“内行看热闹”。沿海某省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现在基层的很多评审就是走过场,一些专家们明确反对的项目,最终仍然得以实施。而一些项目最后的中标企业,之前竟从无相关经验的事也时有发生。很多地方采取招标或委托制,最终中标的方案可能就是一个设计师坐在家里就想好了。“项目评审过程中‘内行看热闹’的例子太多了,除了应该对相关规划进行公示,更要在事前通过严格规定和程序,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湖南省一位专家表示。

    再次,用立法抑制开发冲动。记者在安徽池州采访时发现,当地平天湖附近有一块40.6平方公里的湿地镶嵌在市区。池州市副市长夏吉苗告诉记者,这块湿地市值高达300亿元,多年前就有不少地产公司想拿下进行开发。但2011年池州市通过市人大1号议案的形式,将这块土地列入非开发用地,创建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并成立“平天湖风景区”,设立专门管委会,进行适度生态旅游开发。

    受访者认为,森林城市要实现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的升级,还必须从打破行政割据、整合零散政策和扶持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发力。

    “我们有两个‘绿委’,一个叫益阳市绿化委员会,一个叫益阳城市绿化委员会。前者在林业局,管城区以外,后者在住建局,管主城区。两家平时少有沟通。”益阳市园林绿化处副主任李国平认为应将两家合并,“现在森林城市的内涵和高度都变了,而且都提城市群,提城乡统筹。合并之后,更有利于科学规划和资金的统筹分配。”

    过去,部门割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划地盘”,林业用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不仅冲突大,理念也互相割裂。专家认为,目前国家层面的机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各地也应加快地方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步伐。“应从统一生态用地入手。”湖南省一位专家指出,除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外,可以将其他部门与生态有关的用地统一归入到“生态用地”的概念中,如此既可打破部门割据,也可统筹规划。

    在产业扶持方面,未来需要多元化产业为森林城市持续“供血”。湖南省林业厅副厅长吴剑波介绍,2016年,湖南省政府下发《湖南省工商资本参与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的通知,构建起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产业体系。鼓励林地向大户、合作社、家庭林场、龙头企业流转集中。鼓励资本投资林业碳汇、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参投政策性森林保险,编制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

    “2016年,全省51个贫困县的林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全省121个国有林场、123个自然保护区、67个湿地公园共带动了300个乡镇、1000多个村脱贫。”吴剑波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为森林城市持续“供血”,地方就会失去“创森”动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会受阻。

    受访者一致认为,城乡统筹也应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安徽省黄山市林业规划院院长蔡群认为,广义上的森林城市,包括森林社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国内很多地方90%以上的资金集中投入在主城区,而在郊区、近郊区或远郊区的林业建设投入非常少。”湖南省林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吴际友指出,须改变目前城乡生态建设二元结构的现状,消除城乡人居环境的差距。

    (除署名外,本版稿件均由记者周勉、杨丁淼、林超、田建川采写)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