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城市环境 >> 内容阅读
树上山水进城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 乌鲁木齐绘就绿色生态新图景
作者:杨舒涵  韩亮 来源:乌鲁木齐市政府网站 添加日期:18年06月26日

    “我离开新疆17年了,记忆里这一片都是荒山,真想不到这些年绿化搞得这么好,现在树多了、山绿了,气候更适合养老了。”6月6日,在绿树掩映的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游园健身器材区,从郑州回新疆暂居的老人石广寿感慨地对记者说。

    老人的感受也是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共同心声。作为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生态环境既脆弱又敏感。近年来,乌鲁木齐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实施最严标准防治污染,让树上山、水进城、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城市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如今,一幅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在这座城市徐徐展开。

    荒山披绿装

    近年来,乌鲁木齐不断加大绿色植被覆盖率,在寸草不生的山头植树造林。按照规划,2017年至2019年,乌市计划实施的“树上山”工程涉及19个裸露荒山绿化项目,绿化面积3.17万亩,“地变绿”绿化项目面积26.86万亩。

    记者在乌市沙依巴克区环雅玛里克山片区改造现场看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原来乱糟糟的棚户区已被别致的亭台楼阁和花香四溢的花圃所取代。

    乌鲁木齐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老城区改造提升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谢民告诉记者,棚户区改造后腾空的土地增加了公共绿地、小游园、水景观等,最大限度扩大了老城区人居生活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

    据了解,乌鲁木齐已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工作,预计到2019年末,绿化覆盖率达到4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碧水润民心

    过去,这里一到化雪季和雨季,在低洼地带,裹挟着泥土、垃圾、冰雪融水、雨水的废污水横流。

    如今,清澈的乌鲁木齐市南湖水面,倒映着绿头鸭嬉戏的身影。清晨或是黄昏,市民漫步在郁郁葱葱的乌鲁木齐市南湖市民广场,感受湿润清新的空气和美丽迷人的景色。经过努力,乌鲁木齐打造了城市水景观带,当初写在纸上的任务和承诺纷纷“落地”。

    今年,乌鲁木齐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任务,继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清理拆除或搬迁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及排污口,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等,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阜兴街南侧的乌鲁木齐市再生水利用工程脱色站,项目经理李佳佳介绍,再生水项目建成后,污水将被转化为绿化及景观用水。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再生水总量将达到2.182亿立方米,由此置换出的新鲜水可补给城市生活用水,将极大减轻城市用水压力。

    让天空变蓝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到冬季,乌鲁木齐随处可见冒黑烟的烟囱。如今,越来越多的蓝天成为这个城市的标配。

    “乌鲁木齐的天空太美了,随手一拍都是景,外地的朋友还以为我出去旅游了。”在乌鲁木齐市民薛剑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蓝天、冬雪、晨曦、晚霞等美景。

    今年,乌鲁木齐将继续深入实施“天变蓝”工程,强力推进控煤、控污、控尘、控车、区域联防联控。严格控制燃煤消耗总量,完成1.9万台燃煤小锅炉拆改,开展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

    与此同时,继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全面推进石化、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多措并举护好水源地

    距离乌鲁木齐市西南120公里处的一号冰川,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是世界冰川组织重点监测以研究世界气候变化的10条冰川之一,也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

    为保护好水源地,乌市继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实施一号冰川、柴窝堡湖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同时,乌鲁木齐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详查,突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维护环境安全。

    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新生表示,环保局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洁城四大行动,全面提升首府生态环境质量。记者杨舒涵 韩亮摄影报道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