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城市与国际秩序”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学者,围绕城市与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城市与中国主场外交、城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城市在全球治理中作用日益突出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当前全球有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这个数字到2050年将增长到70%,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增长。
“传统观点认为,城市是一个很内向性的组织,只关注自己的地方权力,但近几年这种观念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政治系副教授张玥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城市政策越来越具有外向性,全球范围的城市治理实践也不断推进。例如,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城市参与度非常高。应对气候问题国际组织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从2005年初建至今,已有90多个参与城市。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279个城市的市长签署联合声明,表示要继续支持和推行《巴黎协定》相关规定。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迅猛进展,城市在全球治理、国际秩序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在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任成键看来,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少数西方国家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文化冲突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在国际与国家层面也共同演进。许多重大经济、社会、文化协调问题已经从国家与区域层面深入到城市层面。诸如北京、上海、纽约、东京等国际化都市,在全球治理的制度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发展中国城市外交理论
博鳌论坛、达沃斯论坛等以城市命名的国际多边会议,无不彰显着城市在对外交往和全球治理中扮演的独特角色。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看来,与欧美国家的主张不同,中国的城市外交更注重过程与结果,这是中国城市外交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学者应当基于中国经验、中国实践,提出逻辑自洽的城市外交理论。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熊炜表示,城市外交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方向,除了外交学、国际关系学,还涉及城市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政治学、城市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对空间的研究只有地缘政治学说,而地缘政治学说是一个先天决定论的理论,认为空间限制了人的行为,也限制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城市是由人构建的空间,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而非附属物,人的偏好、信仰、创造、流动等动态性特征重新定义了城市空间,城市空间不断扩大,联系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城市外交研究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维度。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汤伟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城市间横向联系的强化,世界城市体系日渐形成,城市本身具有的国际政治含义日益突出。
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互联互通
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并以此指数分析了中国50个主要城市的对外交往情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表示,城市对外交往活力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沿边地区经贸类指数、交往类指数大幅度上升,中国城市对外交往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认为,城市塑造了空间秩序的三种模式,即作为城市的“点”、城市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形成“线”、多条城市辐射线组成“面”。大都市带相互联系,产生产业溢出、资本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具备资本溢出特征,资本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间互联互通的重要元素之一。
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世界城市日的设立来源于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倡议,是联合国首次设立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旨在通过跨国合作的方式解决城市化的全球性问题。此次会议属于2018“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由外交学院主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合办,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