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垃圾少了”“花草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桥北二路的路灯亮了”“新青三路小摊贩不见了”……近来,城市环境变得“干净、整齐、平安、优美”,斗门群众纷纷点赞。
一个多月来,斗门区把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的重要实践,定规则、立规矩、做标准,做好顶层设计,以推进“三化”建设“三城”15个系列文件为统揽,在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市政道路优化提升、交通综合管理、两违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绿化综合提升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成效明显。
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斗门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1+N’方案和各类规范性文件。”斗门区有关领导人表示,这些方案和文件涉及方方面面,操作性强,是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规范和指引。
5月初,斗门区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斗门区推进“三化”建设“三城”工作总体方案》。以《实施意见》《总体方案》为统揽,经过充分组织研究、吸收借鉴、征求意见,斗门区形成了《斗门区城市管理质量标准》《斗门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斗门区城市管理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等推进“三化”建设“三城”15个系列文件。
定规则、立规矩、做标准,做好顶层设计,出台“1+N”方案和各类规范性文件,成为城市和农村精细化管理的规范和标准。“斗门模式”初步形成。
市容整治覆盖城乡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城市环境整治范围扩大,由重点区域、主城区延伸到城乡、农村、工业园区等。”斗门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垃圾清理、污水治理、道路优化提升、交通综合管理、两违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绿化综合提升等方面,实现城乡全覆盖,得到进一步清理、规范、优化、提升。
推进“三化”建设“三城”,城市有城市的美。大街小巷、人行道变得干净整洁。环卫部门落实长效保洁机制,实施16小时保洁制度,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污迹。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不履行“门前三包”的责任主体,依法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处罚。
花木葳蕤,赏心悦目。井岸城区、白蕉东片区、白藤街道、新青片区,补植行道树6245棵乔木;白蕉高速出入口、S272西部沿海高速桥底、尖峰桥西完成繁花节点提升。
农村环境变了样。拆除村里的畜禽养殖场,水更清天更蓝。黄杨村、坭湾村、五福村等拆除9178平方米养猪场;乾务镇拆除黑臭河涌沿线畜禽养殖场35户,清拆猪舍、鸡舍等,清拆面积约14772平方米。
农村大除四害。白蕉镇购买84台便携式牛皮癣清洗机,分发到村居,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能力。并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城中村进行全面消杀,购买灭蚊药剂、灭鼠药物及喷雾消杀设备,派发到村居,每周开展集中除四害消杀。
黑臭水体得到清理或改善。五镇一街积极行动,清理村河道水浮莲,整治淤积河道,对河岸进行修缮,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居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
“现在不能在店铺前乱摆卖。”刘姨是斗门“严管路”之一井湾路附近一家糖水店的老板,因为自觉遵守“门前三包”规章制度,上季度获评“文明商户”,获得500元奖励。
5月初,井岸镇朝阳社区滨江小区有几间商铺被用作大米仓库,大货车经常出入卸载货物,造成地面坑洼不平。经居委会上门沟通,商铺业主集资22000元,对210平方米的破损内巷道路进行沥青铺设,解决了道路坑洼问题。
居民不断提高意识,积极参与居住环境改善治理,通过居委会牵头、集资方式,解决小区内部自用设施维护问题,建设居民受益、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
居民城市精细化管理意识的提高,成为推进“三化”建设“三城”的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