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铁路横穿南京城北:往南,是成熟的鼓北和旖旎的玄武湖;往北,是城中村、零散的工业库房和居民小区,蔓延至长江之滨——这里,就是南京主城最大的老旧片区铁北。
与主城近在咫尺却成了“灯下黑”,让分辖铁北的鼓楼、玄武、栖霞三区“坐不住”了。4日,南京市政府专题调研铁北,商定棚户拆迁、配套强化、产业植入等一整套改造方案。“旧城改造千头万绪,关键是一条:振兴地区活力,提振各界信心。对城市发展来说,活力比黄金还重要。”市长蓝绍敏说。
隔条铁路就成主城“灯下黑”
打开铁北片区用地现状图,京沪铁路、红山路和滨江围合的20平方公里三角区内,除中央北路、纬一路、和燕路等几条主干道(快速路)外,路网支离破碎,夹杂着居民区、工业用地和山林。
驱车铁北,掩藏在地图背后的公共配套缺失和突出环境问题,给人的感受更直观。历史上,这里化工、物流、仓储产业积聚,留下一片片库房和废弃地;城中村外来人口多,居住条件差;教育、医疗、养老、社区等公共服务欠缺。就在红山脚下、地铁1号线高架桥边,还盘踞着一大片城中村,搭建丛生、脏水四溢。像红山村这样,铁北现存数十个城中村项目不拆除,不但地区面貌不能改善,入江河道也难根本治理。
虽然仅隔一条铁路线,但铁北给南京人的印象还是“乡下”。“小市”“安怀村”“五塘村”“伍佰村”这些地名,不仅是铁北居民的生活写照,也是人们对铁北的集体记忆。虽然近年地铁3号线贯通、中央路北上,铁北形象有了不少改善,但地区发展、城市面貌未有根本改变。
更多空间留给产业和配套
对于铁北,南京不忍割舍。从幕府山到红山,北部山林是南京的“城市背景”;从下关到幕燕,铁北是南京老城唯一濒临长江主航道的滨江段——这里不只是“真山真水”,且是“大山大水”。铁北距老城仅一步之遥,从中山路、中央路、中央北路延伸来的城市中轴线直抵江滨。2002年总规修编时,专家曾提议在中央北路建设CBD,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但足见这一地区的开发价值和潜力。
铁北改造“迟到”十多年,成为南京主城最大的待改造片区。“当前城市更新最大挑战在铁北,最大空间也在铁北。”蓝绍敏说,处于城市化中后期的南京,可以好好沉下心,统筹运用新型城市化的最新理念和手法,改造铁北、振兴城北。
“我们希望通过3年拆迁、5年建设、8-10年打造,把铁北建成鼓楼充满活力的新片区。”鼓楼区区长刘军说,铁北改造的第一步,是拆除总面积138万平方米的32个棚改项目,把半月形分布的象山、老虎山、北固山等幕府山余脉彻底敞开来。滨江利用金陵船厂搬迁,连缀从大桥到燕子矶、北依幕燕风景区的游览线,这里将成为长江沿线城市最壮阔的滨江风光带。
“显山露水”擦亮铁北底色。南京市发改委主任沈剑荣认为,铁北要激发活力,还需强功能、强配套,产城一体发展,尤其要注重产业和人口的匹配度。由于铁北距离主城最近,加之地铁3号线开通和6号线、9号线规划建设,随便划一块房产用地就能高价出让,但如果居住用地多了,“一锤子买卖”会损害发展潜力。
因此,铁北各区都收紧居住用地盘子,把更多开发空间留给服务配套和产业用地。鼓楼区420万平方米开发用地中,产业用地占一半,在中央北路开建商务商贸产业带,在下关发展航运服务业,在幕府山下建设幕府创新小镇,并配建二十九中新校区在内的8所优质学校。玄武片区处于红山、紫金山和玄武湖间,更是寸土寸金,但住宅开发只占30%,其余全部开发商务楼宇、研发载体。
铁路枢纽变身新城中心
“城市更新做环境,产业聚焦成特色,围绕产业强配套——这一开发理念应成铁北改造共识。”蓝绍敏说,你有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载体,才能集聚什么样的人才,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持之以恒,终将使铁北成为活力新城。
对城市来说,人气活跃度比黄金还重要。专家认为,河西炙手可热,不仅因为其高大上的服务配套,还源于CBD商务区、新城科技园的产业层次和就业;仙林以宜居环境、高端配套和科创载体,吸纳20多万高素质人口。相比之下,一些老旧片区投资不愿去,市民也不看好,就是因为环境配套差、发展僵化、人才流失。因此,旧城改造不能贪图赚快钱,要集成要素资源,注重生态体系构建。
铁北改造不仅要刷新“旧区印象”,还将打破火车站“孤岛格局”,把南京站、南京西站建成站城一体的城市新板块。“在欧洲,火车站是城市最有人气的地区,而我们的老火车站恰恰相反,原因是车站和铁路线割裂了城市。”蓝绍敏说,要把交通疏导、站城一体作为铁北振兴的抓手。因此,在铁北改造中,规划和燕路西延、南瑞路北上和黄家圩路北延等多条穿铁路通道。南京西站搬迁后,站房和“灯泡线”将改造为博物馆。玄武区拆除铁北区域大部分城中村,打通红山南路,改造红山路,吸引和昌魔法森林、北京电控、中国光大等一批大项目。“我们正在火车站北建设红山新城。”玄武区区长穆耕林说, “把环境做好、路网打通,不愁高端项目不来。”
交汇点记者顾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