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住久了,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森林。森林城市的建设呼应了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求。目前,全国138个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数据显示,“创森”期间,平均每个城市每年新增造林面积达20万亩,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绿色福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河南森林城市建设同样迈出加速度。我省已有11个省辖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濮阳、南阳、驻马店今年将迎接创建验收,还有3个省辖市正在组织申报。另外,我省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正在推进,中原森林城市群还被列为2020年全国要建成的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之一。
不过,森林城市建设一直饱受用地困扰。7月6日至8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如何在城市开发和森林城市建设之间寻求平衡,这个话题对我省也具有特别意义。
“森林应该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城市要满足很多功能,森林要素就是综合功能里面最有机的部分,以满足大家生理、心理的需求。”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强说,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更加凸显绿地的重要性。
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又想让城市森林化,协调解决这个空间矛盾,深圳、贵阳等城市的代表根据各自的实践支招。
深圳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但陆地面积不超过2000平方公里,早在2005年,深圳就主动把近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控制线内。同时,深圳还颁布绿地管理条例,把一些绿地纳入永久管理绿地。深圳市政府秘书长徐松明说,对于一些民生项目,我们要经过严格的听证,设计复杂的程序,让占用绿地变得不容易。
在制度设计方面,贵阳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占一补一”。贵阳市副市长钟汰甬解释道:“除了听证这些措施之外,你占了绿地,必须赔偿绿地,种树的地不能少。补充林地的地块,必须为非林地,并且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林地保有量只增不减。”
保住森林存量的同时还要做好增量。深圳市的办法是见缝插绿。徐松明说:“我们在街边‘边角料’地方建了很多街心花园、‘口袋’花园,以生态绿色廊道串联各个公园和街头绿地,全面推进阳台绿化、墙面绿化、天桥绿化、道路绿化等立体绿化,为市民提供绿色福利空间。”
钟汰甬介绍,贵阳近年来森林覆盖率呈猛增趋势,去年年底达48.66%,计划到2020年达到60%,意味着还要发展140万亩的森林。(记者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