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40年,城市化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在不到40年时间里,城市化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超1个百分点。过去,城市化的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规模很大。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到城市,全球超1000万人口的国家占少数,这相当于一年一个中型国家人口进入到城市。
更重要的是,取得这样成就的同时,我们还保持了城市化进程基本稳定。历史上,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伴随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大量贫民窟。我国的特点除了速度快、规模大之外,还保持了城市化过程的基本稳定,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我认为有五点:
第一,是以快速的经济发展为前提。我国城市化是建立在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建设等,也都是在财富创造的基础上建立的。
第二,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土地生产率的提升为前提。农村劳动力的释放,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前提。如今,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劳动人口进一步解放,土地生产率上升。
第三,是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前提。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需要更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很多公共服务是邻里之间互助完成的,或者由一个家族解决了一个家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在城市不一样,主要是靠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如果政府没有能力提供这些服务,人民的生产、生活将受严重影响。
第四,以规划作为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基本政策为前提。城市化的基础是工业化,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演进。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城市化进程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具体到城市发展和建设环节时,如果没有规划,城市建设肯定是盲目的,一定会出现很多混乱的现象,有了规划,城市就会变得更有秩序。所以,规划是我们基本政策工具。
第五,以规划和建设新区作为拓展城市空间为前提。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新区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新区便于规划、便于建设,且成本低,是过去拓展城市空间一个普遍做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依然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乏一些成功案例。
中央已经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也制定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来,我们要落实中央的部署,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充满朝气、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宜居之地。(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