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品牌 >> 城市旅游 >> 内容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 江门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
作者:何雯意 来源:江门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7月13日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 江湛铁路开通运营

    江门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处于“承东启西”的门户位置,素有“中国侨都”美誉,目前已形成碉楼、海岛、温泉、生态四大旅游品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江湛铁路开通运营,江门旅游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江门日报记者/何雯意

    【优势】

    江门旅游发展潜力大

    江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关键节点,腹地纵深广阔,是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南京大学教授、江门旅游智库专家成员张建新认为,江门旅游发展优势主要集中在优越的资源环境、独特的侨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三个方面。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优越的资源环境。“江门腹地开阔,可塑性强,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张建新认为,江门旅游开发可塑性强,发展空间较为充裕。此外,江门拥有银湖湾在内的丰富生态旅游资源,未来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科研教育创意的服务。

    独特的侨乡文化造就了江门独特的旅游景观。作为“中国侨都”,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逾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与港澳及海外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往来十分紧密,每年回乡探亲、旅游、经商者达20多万人次,构成了江门主要的海外旅游客源主体。张建新认为,“侨文化”是江门最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优势。

    江门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品级较高、互补性强,资源禀赋评分位居广东省第二位,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等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还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9个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观测点,江门旅游业大有可为。

    【建议】

    打造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如果加强旅游业的合作发展,最有竞争力的应该就是我们江门。”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认为。

    那么,在大湾区建设中,江门应如何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大湾区旅游业发展龙头?

    张建新建议,作为港澳同胞最多、华侨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江门的旅游业应该与侨乡文化相结合,坚持以“侨”为“桥”,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江门旅游在大湾区的发展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特有的城市品牌‘中国侨都’,在此基础上推出相关的精品旅游线路,比如寻根问祖游等。”张建新提议,作为“一带一路”的节点之一,江门还可以推出海丝探秘游等人文历史旅游线路。

    在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契机下,江门还可以推动建设国际旅游岛项目,整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目前,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旅游业各有千秋,但是彼此之间互动相对缺乏。张建新认为,江门可与香港、澳门加深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通过“一程多站”的合作有效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将开平碉楼与澳门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相串联,打造一条世界级文化旅游线路。此外,川岛还可以通过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串联起大湾区的旅游合作,发展高品质的滨海度假、海洋休闲等旅游模式。这点也与刘志坚的想法不谋而合。刘志坚建议建设江门川岛“国际旅游自由岛”,发挥海岛旅游资源优势,探索设立利于江港澳旅游合作的具有人员、船舶等出入境特殊便利条件的国际滨海旅游试验“特区”,吸引国内外和港澳高端休闲型游客在岛上消费娱乐、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特别是游艇、邮轮,以旅游为突破口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全域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江门还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深“旅游+”及“+旅游”的泛旅游项目合作。张建新建议,可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以侨乡旅游为重点的全域旅游,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此外,还可深耕江门特色资源,走“旅游+”及“+旅游”发展之路,积极实施旅游与体育、农业、工业、文化、生态等行业融合发展。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