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城市环境 >> 内容阅读
绿境青岛 构筑城市生态美
作者: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添加日期:18年07月13日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代名词。绿色,不仅是生命的颜色,也是青岛的底色。然而,勤劳的青岛人并没有止步于坐享自然禀赋,而是一路摸索努力寻找城市个性,绘出一个个“美丽青岛”的生态故事,让绿地布满城市、绿意直指人心。如今,漫步岛城,街道、公园、山林……处处青葱环绕,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生态宜居。
 
    打造一座绿意盎然的城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进,我市也开启了一段“绿色之城”的发展之路。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1981年初,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我市编制完成了《青岛市城市绿化总体规划》。 1984年,我市发布《市区十处山头的规划建设意见》,建设了观海山、信号山、青岛山、太平山(榉林公园)、嘉定山、北岭山、烟墩山和楼山公园,这是青岛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众性建园活动。其后,小鱼山公园、小青岛公园相继建成开放。 1990年又建成开放百花苑、伏龙山、小村庄南山、辛家庄北山4个公园。 14座山头公园的建成,使市区公共绿地的分布趋于合理,构成纵贯南北约20公里、点线结合的绿地结构。在发展公园建设的同时,各区“见缝插绿”,在街头巷尾、宅旁路边、沿路坡地,植树种花栽草和发展垂直绿化,加紧街道绿地建设。到1990年,绿化覆盖率由1981年的12.3%提高到24.44%。

    1992年,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青岛市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1995年,市区区划调整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空间随之扩大。各区积极辟建园林绿地。由过去“见缝插绿”,发展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结合旧城改造发展城市绿地。 1998年,我市辟建了一批规模不一和各具特色的绿地广场,并致力于前海一线的绿化美化。 1999年,我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进入21世纪后,青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步入大规模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2001年,我市正式启动浮山风景生态林地保护建设;2009年,启动“浮山香苑”生态景观建设试点;2016年底,随着浮山生态公园的基本完工,这座横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的山脉,已经成为青岛市民的“后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承接的一系列大型赛事和盛会,在助力青岛走向国际的同时,也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装上了“推进器”。 2008年,我市以“绿色奥运”为主题,通过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建成太平角精品公园;按照“点线面、树灌花草”相结合的原则,对奥帆赛场馆周边的5条道路和香港路、东海路的15个节点进行增绿、置景等园林美化绿化建设。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突出山海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旋律,推动了青岛的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青岛的生态环境。今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盛大召开。在筹备过程中,青岛的城市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枣山公园、小麦岛生态公园、崂山滨海城市客厅等如珍珠般点缀在高楼广厦之间,让市民游客从更多的角度领略城市的魅力。

    推开窗户便是满眼绿意,每天穿越公园上下班,周末可以上山露营,一年四季有绿有花……这是很多城市人的奢侈期盼,却是青岛人的普通日常。在几十年不间断的造林绿化过程中,青岛这座绿色之城更加立体丰满,一幅“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画卷也徐徐展开。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傅春晓 摄影徐常青

    讲述人

    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总工 黄本敏

    顺应“潮流”编制园林规划

    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本敏来到青岛,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城市。从此,她为青岛的园林绿化事业一干就是20多年。黄本敏在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园林规划工作。从2000年开始,她参与了多个青岛市园林系统内“重磅”文件的编制,其中不少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青岛市绿化条例》《青岛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青岛市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以及《青岛市“十三五”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等。

    “我们在做一份规划时,往往都要几易其稿,不仅要参照国家、省、市的规划,也要适应当时的园林发展形势。 ”在黄本敏看来,园林行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流行的是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到了2000年之后,又开始流行对称式的欧式园林;而2010年之后,园林设计更加强调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潮流在变,依据在变,我们也要顺势而为。”她表示,如今园林绿化设计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明显看到,公园的改造、街头巷尾的绿地中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便民设施。 ”
 
    2012年-2014年,黄本敏参与了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设计工作,担任中华园的工程负责人。世园会依山势而建,不少地区地形复杂、坡度大,而设计图纸都是按照平面来设计的,拿到实际操作中就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黄本敏带领设计人员反复调整图纸,有的细节之处调整多达几十次。另外,由于中华园内包含50多个全国各省市的展园,建设体量大、工期紧张,黄本敏负责的公共区域是将各个展园联系起来的桥梁,她不仅要做好自己区域内的工作,很多时候还要协调各展园之间的问题。“展园各具特色、风格不一,进度也不一致,我们要做好各个展园之间的衔接,让游人来游园时能够更加顺畅。”世园会建设的两年间,黄本敏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一直在工地和单位之间“两头跑”。
 
    回顾20多年的园林规划设计工作,黄本敏感慨万千,“人们常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句话来形容青岛,深入了解之后,感觉青岛确实是名副其实。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都是守住既有的园林成果,打好绿化基础。 ”不过,她也坦言,虽然青岛实施园林绿化的“底子”很好,但长期以来,相当多的绿地分布在沿海一线、山头和河道周边,其他区域不多,“我希望将来通过园林规划能够改善这种情况,真正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绿色,让每一名居民享受到‘绿色福利’。”

    讲述人

    市北区园林绿化工程一公司业务部部长 周清山

    双手守护岛城青山绿水

    1979年,21岁的周清山来到台东绿化站,成为了一名绿化工人。一架梯子、一把手剪、一把手锯,就是站上给他配备的全套 “武器”。转眼近40年过去,周清山依然坚守在园林绿化事业一线,勤奋耕耘,用自己的双手守护岛城的青山绿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绿化全靠人工、手工,周清山回忆,每天上班,他都要拉着地排车,步行40多分钟,到达指定的区域养护行道树。 “那时候我们只有一辆拖拉机,还是二手的,到了1983年才有了第一辆小货车。 ”周清山笑称,那时候年轻,每天拉车扛梯子也不知道累;工作内容也比较简单,由于当时绿地面积较少,基本上只需要养护行道树。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机械在园林绿化中逐步得到推广。 “我们添了油锯、电锯,还购置了打药车等工作用车,有了工具,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与之相应的,还有工作内容的变化。“我记得最早是在延安二路试点,用绿化带作为隔离带将人行道和车行道分开,后来这种做法逐步在全市推广。 ”这一时期,周清山和同事们不仅要养护行道树,还要维护绿化带和一些小块的绿地。不过,当时的绿化仅仅是从功能出发,还没有形成景观效果,真正开始注重效果提升,还得从2000年开始算起。

    周清山说,2000年之后,园林绿化配置大幅提升,机械的种类和数量同步增加,绿篱机、升降车等都开始应用到作业中,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工作效率也随之提升。“当时的绿化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有了打造精品绿地的理念。为此,公司专门聘请了很多专业技术人员。 ”

    除了日常对树木进行养护外,周清山还参与了三次山头公园的建设。1984年,参与榉林公园新建;1990年,参与儿童公园改造;2016年,参与榉林公园、儿童公园等市北区一批公园改造。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榉林公园新建工程。 “我们要在山上修园路、搭凉亭,栽植树木,增设公园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由于当时山上只有土路,往上运送建材、树木,都是靠人工搬扛。一棵树干7、8厘米粗的黑松,树冠高大,又带着土球,重达100多斤,必须两个人通力合作,才能搬运上山。
 
    “从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我这辈子和园林绿化有缘分。 ”今年8月,周清山就要退休了,即将离开挚爱的岗位,他心里有些不舍,“以前觉得园林绿化就是栽栽树、种种花,但干的时间久了才发现,园林绿化是一门艺术,很有学问,只有用心才能做出好的景观。 ”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