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亚洲备用链接 >> 城市发展 >> 城市资讯 >> 内容阅读
哈尔滨建设海绵城市实施水生态保护 推进城市“双修”提升环境质量
作者:邢汉夫 来源:黑龙江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7月13日

    哈尔滨市获批国家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来,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方式,让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下一步,哈市将加速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城市病”将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近日,记者在群力健康生态园看到,公园的景观和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唯一与普通公园不同的是园内绿地里铺设了一条条石子道路,通向一处处小型蓄水池,而这些蓄水池上又建设了栈道、凉亭等设施,形成了新景观。“这个公园的最大特色是全园雨水不外排,降雨后,雨水渗透到石子路下,通过浅排管被收集过滤后渗入调蓄池,调蓄池内储存的水平时可用于补充绿化喷灌用水供园区循环使用。”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首次被引入公园建设中,为哈市其他新建公园及城市原有公园改造提供了范本。哈市近期迎来短时急降雨天气,群力健康生态园、华南城C5地块两个海绵城市项目不仅充分消纳了园区自身范围内的雨水,同时对周边一定区域内降雨也有辅助消纳作用。

    据悉,海绵城市建设是助推“城市双修”的有力举措,哈尔滨市将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为加速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哈市将进一步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强对何家沟、信义沟、马家沟、阿什河“三沟一河”及其他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实施控源截污,强化排水口、管道和检查井的系统治理,科学开展水体清淤,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坚决控制新黑臭水体出现。同时,哈市将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大力推进三圈层生态防护林、十条水系岸线景观带、十四条公路风景林、七片森林式楔形绿地建设,大幅度增加近郊森林公园和城市楔形绿地面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

    此外,哈市将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城市输氧林、通风廊,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强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100公里。加快推进以燃气和电力为主的清洁能源应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地热能、太阳能、沼气、秸秆成型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分散燃煤。实现机械化清冰雪全覆盖,大力推进绿色清冰雪,主次干道清冰雪机械化率达到100%。

    据介绍,哈市还将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规划布局理念,打通断头路,完善微循环。加快形成地上地下连接、江南江北贯通、内外交通无缝对接的便捷高效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铁路、空港等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哈尔滨火车站综合改造及市政配套工程。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搭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发挥轨道交通成网运行的综合效益。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65亚洲备用链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